[发明专利]一种带护套的钢绳套环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20577.7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1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冬梅;王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东岸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G11/02 | 分类号: | F16G11/02 |
代理公司: | 32232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典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护套 套环 孔洞 钢绳 凹陷槽 交界处 整体制造成本 穿过 容纳 竖向平行 钢绳套 贯通腔 弯曲状 凹面 朝外 下凹 自紧 预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护套的钢绳套环,包括套环段,呈下凹弯曲状,套环段围成一个贯通腔,套环段具备容纳钢绳的下凹陷槽,下凹陷槽的凹面朝外;护套段,包括分别与套环段两端连接的第一护套段、第二护套段,第一护套段、第二护套段位于套环段的上方且相互竖向平行,第一护套段、第二护套段的相互朝向面具备容纳钢绳的上凹陷槽;孔洞,供钢绳穿过,孔洞包括位于第一护套段与套环段交界处的第一孔洞,还包括位于第二护套段与套环段交界处的第二孔洞。采用此发明套环、护套一体,并且预留了供钢绳穿过的孔洞,整体制造成本低,结构强度大,还带有自紧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绳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护套的钢绳套环。
背景技术
套环是一种搭配钢绳用的配件,一根直线钢绳的一端打一个回转弯最后会形成一个供其他物体钩挂的洞。但是钢绳基本是柔性的,所以供钩挂的洞其自身形状也不稳定,需要在洞的内圈固定一个硬质的套环,但是套环也仅起到固定洞的形状,以及减少对钢绳的直接摩擦,功能比较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带护套的钢绳套环,套环、护套一体,并且预留了供钢绳穿过的孔洞,整体制造成本低,结构强度大,还带有自紧功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护套的钢绳套环,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护套的钢绳套环,包括:套环段,呈下凹弯曲状,套环段围成一个贯通腔,套环段具备容纳钢绳的下凹陷槽,下凹陷槽的凹面朝外;护套段,包括分别与套环段两端连接的第一护套段、第二护套段,第一护套段、第二护套段位于套环段的上方且相互竖向平行,第一护套段、第二护套段的相互朝向面具备容纳钢绳的上凹陷槽;孔洞,供钢绳穿过,孔洞包括位于第一护套段与套环段交界处的第一孔洞,还包括位于第二护套段与套环段交界处的第二孔洞。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套环段是位于整个部件的中部下端的,套环段两端分别构成的第一护套段、第二护套段位于整个部件的上方,第一护套段、第二护套段各自朝向面的凹面便于与钢绳表面贴合,起到限位夹紧并列钢绳的目的,防止钢绳受拉时松脱。套环段则起到限定钢绳固定的弯曲形状,保证中部贯通腔的尺寸与形状的稳定。套环段、护套段各自局部的横断面均类似弧线,只是两者的凹陷朝向不同,便于由一整个平板条冲压折弯形成,一方面降低了制造难度,一方面整体是一体零件,保证套环段、护套段连接紧固度。套环段、护套段的过渡处是扭曲形变的,这一段正好掏空为供钢绳穿过的孔洞,免去了对过渡段的尺寸打磨,降低了生产成本。重物顶端穿过贯通腔,作用在套环段的凸面,套环段可以将力分摊到更大面积的钢绳上,此时对套环段有一种竖向的力,会将套环段竖向拉长并且第一护套段、第二护套段相互靠近的趋势,正好也能提高对上端并列钢绳的夹紧程度。套环段、护套段的过渡处形成的自然角度使得第一孔洞、第一孔洞的自身轴线方向基本与穿过的钢绳此处的自身轴线平行,使得第一孔洞、第一孔洞的有效孔洞面积大,不至于对钢绳造成过大的挤压。套环、护套一体,并且预留了供钢绳穿过的孔洞,整体制造成本低,结构强度大,还带有自紧功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第一护套段、第二护套段各自顶端、底端分别高度齐平,第一护套段、第二护套段之间具备间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护套段、第二护套段之间的间隙为夹紧钢绳提供了运动空间。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下凹陷槽、上凹陷槽的横断面为劣弧,劣弧对应的半径等于钢绳自身半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护套段、套环段上对应的下凹陷槽、上凹陷槽整体都能与钢绳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又进一步改进,劣弧的圆弧角角度范围为150°至17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劣弧是接近半圆的,但是不超过半圆,足够对钢绳上接近一半的外圆周表面进行接触,护套段、套环段上的凹陷槽整个都能与钢绳接触,护套段、套环段物尽其用,钢绳也不易从护套段、套环段上滑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东岸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东岸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205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