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架工装夹具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21756.2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5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洪峰;黎虎成;吴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澳冠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32224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斌斌 |
地址: | 21521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限位夹 工装座 夹持定位机构 夹板 底部限位 工件侧部 工装夹具 夹持机构 车架 底板 伸缩定位柱 顶紧装置 工件端部 夹持工件 推顶机构 限位机构 相对设置 压紧装置 支架定位 定位夹 定位台 多组轴 支撑座 校准 外部 支撑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架工装夹具,包括工装座,工装座上设置有夹持工件的夹持定位机构,夹持定位机构包括位于工件内部两侧或/和外部两侧的底部限位夹持机构、中部限位夹持机构、上部限位夹持机构;底部限位夹持机构,包括设置在工装座一端的工件端部支撑座,以及多组与工件下部对应支撑的底板定位台,若干个顶紧装置,以及多组轴向压紧装置;中部限位夹持机构,包括多组分别相对设置在工件两侧的工件侧部夹板,或/和工件侧部推顶机构;所述上部限位夹持机构,包括带有伸缩定位柱的工件限位机构或/和支架定位夹板。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对工件的多个部件分别分步进行校准姿态、定位夹持的车架工装夹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械夹具,具体涉及一种车架工装夹具。
背景技术
现有专利中,对于焊接夹具一般是通过多种夹具组合,统一对工件外部实现夹持定位,然后再进行焊接,再松开夹具后将焊接完成的工件转移走进入下一个工序。但是,对于有多个部件组装拼接成的工件,经常需要对工件内部拼接结构进行焊接。特别是多个部件需要分部、按序拼接的工件组,现有技术很难实现分部、分步组装定位拼接。同时无法对多个拼接的部件进行有效限位。这样就容易造成需要组装拼接的部件位移,从而影响组装工件的质量问题。
例如,专利名称:一种自动控制型赛车车架焊接定位夹具(专利号:CN201720834520.1),公开了一种自动控制型赛车车架焊接定位夹具,属于焊接夹具领域。现有技术中的自动控制型赛车车架焊接定位夹具,包括基座、夹具本体、传感器以及控制柜,该夹具还包括用于带动待焊接车架转动的旋转平台和驱动旋转平台转动的旋转驱动机构,夹具本体固定安装在旋转平台的上部,所述旋转平台通过旋转驱动机构安装于基座上,传感器设于夹具本体的底部,用于检测待焊接车架的位置,控制柜分别与传感器和旋转驱动机构电连接,用于根据传感器检测的待焊接车架位置控制旋转驱动机构动作。
虽然上述现有专利公开的焊接夹具,通过采用了自动化结构进行工件放置到位的监测,但是对于工件仅仅是通过外部夹具进行夹持固定,没有将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组装拼接的定位、夹持的结构。更没有将工件分步进行拼装焊接的操作空间和定位、夹持机构。
为了能适应于车架的分步定位夹持,需要研发一种能对工件的多个部件分别分步进行校准姿态、定位夹持的车架工装夹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对工件的多个部件分别分步进行校准姿态、定位夹持的车架工装夹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架工装夹具,包括工装座,所述工装座上设置有夹持工件的夹持定位机构,所述夹持定位机构包括位于工件内部两侧或/和外部两侧的底部限位夹持机构、中部限位夹持机构、上部限位夹持机构;所述底部限位夹持机构,包括设置在工装座一端的工件端部支撑座,以及多组与工件下部对应支撑的底板定位台,若干个顶紧装置,以及多组轴向压紧装置;所述中部限位夹持机构,包括多组分别相对设置在工件两侧的工件侧部夹板,或/和工件侧部推顶机构;所述上部限位夹持机构,包括带有伸缩定位柱的工件限位机构或/和支架定位夹板。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工件端部支撑座滑动设置在所述工装座的一端,且工件端部支撑座上摆动设置有工件限位杆,所述工件限位杆远离摆动点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孔。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工件限位机构包括带有相对于工件做前后伸缩动作的伸缩定位柱。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部限位夹持机构还包括摆动设置在所述工装座上的限位压杆;限位压杆包括枢转连接在所述工装座上的枢转杆,所述枢转杆远离枢转点的一端设置有与工件对应嵌设的限位槽。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工件侧部夹板包括安装在所述工装座上的枢转支撑座,所述枢转支撑座上与枢转连接有抵靠板,所述抵靠板一端通过升降柱312驱动围绕所述枢转支撑座的转轴上下摆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澳冠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澳冠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217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钢槽型加强件制作阶段用的支撑装置
- 下一篇:电焊工焊接操作台及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