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装置以及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22193.9 | 申请日: | 2019-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7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中林拓也;池田忠昭;石川哲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L33/54 | 分类号: | H01L33/54;H01L33/6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祝博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装置 以及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发光装置包括:
基板,其具备包含树脂材料且具有上表面的基材、配置在所述基材的上表面且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配线、第二配线、第三配线以及第四配线、及将所述第二配线与所述第三配线连接的连接配线;
第一发光元件,其载置于所述第一配线以及所述第二配线上;
第二发光元件,其载置于所述第三配线以及所述第四配线上;以及
覆盖树脂,其覆盖所述基材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侧面以及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侧面,
所述连接配线具有:第一连接端部,其与所述第二配线连接;第二连接端部,其与所述第三配线连接;以及连接中央部,其将所述第一连接端部与所述第二连接端部连接,且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的所述连接中央部的最大宽度与所述第一连接端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端部各自的最大宽度不同,
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连接配线的至少一部分的宽度比所述第二配线以及所述第三配线各自的最大宽度窄,在俯视观察时,所述连接中央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以及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连接中央部的最大宽度比所述第一连接端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端部各自的最大宽度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连接中央部仅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连接中央部的最大宽度比所述第一连接端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端部各自的最大宽度窄。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端部的最大宽度与所述第二连接端部的最大宽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端部的最大宽度比所述第二配线的最大宽度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第一连接端部的最大宽度为所述第二配线的最大宽度的0.2倍以上且0.6倍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从所述基材的外缘到所述连接配线的外缘为止的最短距离比从所述基材的外缘到所述第二配线的外缘为止的最短距离长。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最大宽度比所述第一配线以及所述第二配线各自的最大宽度宽。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在俯视观察时,所述基材的外缘与所述第一配线、所述第二配线、所述第三配线、所述第四配线以及所述连接配线分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发光装置具备覆盖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上表面的第一透光性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第一透光性构件的最大宽度比所述第二配线的最大宽度宽。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所述发光装置具备覆盖所述覆盖构件的上表面的保护构件,
所述保护构件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所述第一透光性构件的上表面靠上侧的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在俯视观察时,所述保护构件位于与所述第一透光性构件分离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2219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 下一篇:车身前部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