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盐放射性废液的固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22501.8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1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钱正华;刘学阳;乔延波;王帅;秦强;施柳青;余博文;周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21F9/16 | 分类号: | G21F9/16 |
代理公司: | 31002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丽荣<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018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射性废液 高盐 磷酸盐陶瓷 放射性核素 氟元素 固化体 质量比 坯体 磷酸二氢钾 镁砂 烧结 包裹率 含盐量 水灰比 最小化 硅灰 减小 塑型 固化 模具 废物 | ||
1.一种高盐放射性废液的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固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提供一磷酸盐陶瓷原料,该磷酸盐陶瓷原料包括质量比为0.2-0.3∶1∶0.2∶0.1的磷酸二氢钾、重烧镁砂、硅灰和缓凝剂;
S2,提供一高盐放射性废液,该高盐放射性废液含有放射性核素和氟元素,该高盐放射性废液的含盐量大于200g/L;
S3,在室温下,将该高盐放射性废液加入到该磷酸盐陶瓷原料中搅拌得到一浆液,将该浆液注入模具中塑型得到一坯体,其中,该高盐放射性废液与该磷酸盐陶瓷原料的质量比为0.3-0.35∶1;
S4,将该坯体在800-900℃下烧结以使得该磷酸盐陶瓷原料中的各组分通过反应生成矿相来包裹该高盐放射性废液中的放射性核素和氟元素,得到一磷酸盐陶瓷固化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磷酸盐陶瓷固化体包括k-鸟粪石、氟磷镁石、硅镁石的矿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缓凝剂为硼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高盐放射性废液为钍铀燃料循环反应废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高盐放射性废液为悬浊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中,以15-25℃/min的升温速度逐渐升温至800-900℃的烧结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中,在800-900℃的烧结温度下保温3-5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中,该坯体无需预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2250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