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D层流微混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23003.5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12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程亚;李文博;储蔚;王鹏;齐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F33/301 | 分类号: | B01F33/301;B01F25/421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张翔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流 混合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层流微混合器,包括V型入口通道、出口通道以及位于入口通道、出口通道之间的第一混合单元、第一层叠单元、第二混合单元、第二层叠单元、第二混合单元及交换单元依次相连。层叠单元将上下分流道拧绳成左右分流道,交换单元将左右分流道拧绳对调位置。本发明的构型优势在于依靠流道的快速拆分与组合与交换,能够实现层流流体的高效混合,在较高流速下卡曼涡街的对流方式更加高效的促进混合,并且结构简单,易于利用激光直写的方式进行大批量制备,在药物试验、微化学反应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混合装置,用于液体与液体、液体与气体、气体与气体,得到两种流体均匀分布的3D层流微混合器。
背景技术
微混合器已经成为微流控制集成系统设计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快速均一混合对于化学合成,生化分析,药物运输、核算测序或合成等领域中的微流控制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微流控系统的通道特征尺寸在微米级,雷诺数小于2000,因此流体混合主要基于层流混合机制,分子扩散的影响十分显著,所以在一定条件下,流体混合变得较为困难,所以在高通量情况下达到预期的混合效果,需要对微混合器进行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在高通量时,快速高效的完成液体与液体、气体与液体的均匀混合而提供的一种3D层流微混合器,该混合器空间占比小,具有较大的耐压性质,可以进行高通量快速混合。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3D层流微混合器,特点是该混合器包括:入口单元、第一混合单元、第一叠层单元、第二混合单元、第二叠层单元、左右交换单元及出口单元,所述第一叠层单元与第二叠层单元结构相同、相对纵切面对称设置;第一叠层单元、第二混合单元、第二叠层单元及左右交换单元为数个;
以第二混合单元、第一叠层单元、第二混合单元、第二叠层单元、第二混合单元、左右交换单元依次连接为一单元组;
所述入口单元、第一混合单元、第一叠层单元、第二混合单元、第二叠层单元、第二混合单元、左右交换单元、第一单元组、第二单元组……第n单元组、出口单元依次连接构成所述3D层流微混合器;n=1~6;其中:
所述入口单元为V形体,两顶端为入口;
所述第一混合单元为空心矩形体,体内长度一端三分之一、宽度二分之一处、垂直于底面设置一圆柱,圆柱与空心矩形体等高;
第一叠层单元为双通道拧绳构成端面为矩形的长方体;
第二混合单元为空心矩形体,体内距长度一端三分之一处、垂直于底面对称设置两圆柱、距长度另一端三分之一、宽度二分之一处、垂直于底面设置一圆柱,圆柱与空心矩形体等高;
所述左右交换单元为双通道拧绳构成端面为矩形的长方体;
所述出口单元为L形体,顶端为出口。
所述第一叠层单元双通道拧绳使左右排列通道变为上下排列。
所述左右交换单元双通道拧绳使左右排列通道对调位置。
本发明是标准的三维结构,但在流通方向是准二维结构,加工较为方便,可以在提供极高的混合效率的同时大幅度的节省空间占比,是一种高集成度大通量的微混合器件。此结构易于散热,微通道具有较好的散热功能,若在外界加入散热层与温控系统,可以进行一些严格控温化学反应;此外由于结构为细长矩形结构,可集成多通道并联混合,在化工中可以实现大通量安全无污染的生产。当将结构做小时,因为具有极高的混合效率,所以可以较大提高生物监测方面的效率与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入口单元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230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工试剂制备扩散加速器
- 下一篇:非接触式溶液搅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