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定化金属离子-磁性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23026.6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10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伍善广;陆苑;冯学珍;蒙华琳;陆玉婷;韦啟球;廖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F1/00 | 分类号: | H01F1/00;H01F41/00;B01D15/38;C07K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韦莎 |
地址: | 545006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金属 离子 磁性 脂质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定化金属离子‑磁性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金属离子‑磁性脂质体由磷脂、N‑十六烷基亚氨基二乙酸包裹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组成具有磷脂双层膜结构的大分子脂质体后,并在其表面负载、固定化过渡金属离子。与传统磁性脂质体制备方法不同,本发明采用原位反应法制备磁性脂质体,主要方法为将FeCl3·6H2O和FeCl2·4H2O溶液在一定温度、高速搅拌、氮气保护下,通过滴加氨水进行反应,然后加入磷脂‑乙醇溶液获得磁性脂质体,再偶联过渡金属离子。本发明的固定化金属离子‑磁性脂质体具备仿细胞膜亲和吸附及金属离子亲和吸附双重功能,制备方法简单,稳定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脂质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定化金属离子-磁性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21世纪,随着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利用新技术快速、高效地分离生物大分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生物磁分离技术是一种在传统磁分离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分离手段,以细胞、细菌、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体为应用对象的高效分离技术,具有高效、快速、简易等优点;其是利用磁性或磁性标记生物体在外磁场作用下做定向运动这一特性,实现对目标生物体进行提取、富集、分离和纯化。
目前,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技术易于制备、成本低,广泛应用于活性蛋白的分离,如分离组氨酸标记的重组多肽和重组蛋白质、磷酸化蛋白和细胞色素等。脂质体则是将磷脂分散在水中,在一定条件下,自动排列形成的类似于生物膜的磷脂双分子层结构。磁性粒子表面包覆一层脂质体可以作为一种模拟类生物膜功能粒子,可应用于生物磁分离。传统的活性蛋白的生物磁分离技术,须对样品液进行过滤、离心等复杂的前处理操作,分离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固定化金属离子-磁性脂质体,由磷脂、N-烷基亚氨基二乙酸包裹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组成具有磷脂双层膜结构的大分子脂质体后,并在大分子脂质体表面负载、固定化过渡金属离子。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化金属离子-磁性脂质体的磷脂含量为0-300μg/mg,过渡金属离子含量为0-100μmol/g。
进一步的,所述磷脂选自卵磷脂、大豆磷脂、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棕榈酰油酰磷脂酰胆碱、二油酰磷脂酰乙醇胺、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棕榈酰油酰磷脂酰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所述N-烷基亚氨基二乙酸的烷基为C12-C18。
本发明所述的N-烷基亚氨基二乙酸可由本申请人申请的专利CN201711466648.8一种N-烷基亚氨基二乙酸的制备方法获得。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上述固定化金属离子-磁性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原位反应法制备磁性脂质体,将FeCl3·6H2O和FeCl2·4H2O溶液在氮气保护、高速搅拌下,通过滴加氨水进行反应,然后加入磷脂-乙醇溶液获得磁性脂质体;再融合N-烷基亚氨基二乙酸、偶联过渡金属离子,即可获得固定化金属离子-磁性脂质体。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化金属离子-磁性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以FeCl3·6H2O和FeCl2·4H2O为原料,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磁性Fe3O4纳米颗粒;加入磷脂-乙醇溶液进行反应,得到磁性脂质体备用;
(2)磁性脂质体偶联过渡金属离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技大学,未经广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230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