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的低压供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23453.4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5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刘贵如;刘志军;王陆林;候凤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L1/00 | 分类号: | B60L1/00;B60L58/10;B60L58/14;B60L3/00;B60L3/04;B60Q9/00;B60L53/20 |
代理公司: | 34107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圣荣<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组 电池管理系统 继电器 电池包 继电器控制接口 低压供电系统 正极 低压输出端 电池组两极 输入端回路 新能源汽车 低压供电 动力能源 两极连接 用电器件 整车成本 充电机 熔断器 输入端 过放 电量 串联 电池 供电 汽车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的低压供电系统,新能汽车设有作为动力能源的电池组,所述电池组两极连接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设有连接充电机的慢充接口和连接直流快充设备的快充接口,所述电池组的两极连接DCDC的输入端,所述DCDC的低压输出端直接连接车载的用电器件,所述电池组的正极和DCDC之间串联有DCDC熔断器和DCDC继电器,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继电器控制接口连接DCDC继电器的输入端回路。该系统不仅解决低压供电,降低整车成本,而且又防止电池包在DCDC不断供电的过程中,解决电池包电量过低而电池过放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汽车,无轮是电动汽车还是混合动力汽车,低压电器控制器供电为12V/24V,采用供电方案为高压电池组通过DCDC(高压直流电转低压直流电)变压后,为车载蓄电池充电。车载蓄电池为低压用电设备供电。
由于传统燃油汽车无高压电池组,使得汽车用电设备必需通过发动机带动小型电动机发电来为蓄电池充电。并且,在传统燃油汽车在起动时需要启动机带动内燃机启动,故需要很大的峰值功率。因此需要低压蓄电池来储存电量。
目前,电池车由传统燃油车过渡而来,沿用的传统车的蓄电池低压供电方式。但蓄电池低压供电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1、蓄电池成本较高,增加整车成本。
2、蓄电池质量较重,因为整车整备质量与整车油耗和电耗有很大的关系,不利于整车轻量化。
3、蓄电池体积大,占用整车空间多,不利于动力系统布置。
4、整车采用蓄电池供电,蓄电池一般采用铅蓄电池,寿命短,长时间不充电,容易过放损坏。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通过DCDC取代蓄电池供电,DCDC取电池包高压电进行转换为低压电为整车供电,但直接取电池包高压电容易引起电池包SOC过低,长时间车辆存放容易引起电池包地放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一种利用DCDC取代蓄电池供电,并能防止过放的电池包和整车低压供电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的低压供电系统,新能汽车设有作为动力能源的电池组,所述电池组两极连接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设有连接充电机的慢充接口和连接直流快充设备的快充接口,所述电池组的两极连接DCDC的输入端,所述DCDC的低压输出端直接连接车载的用电器件,所述电池组的正极和DCDC之间串联有DCDC熔断器和DCDC继电器,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继电器控制接口连接DCDC继电器的输入端回路。
所述电池组的正极连接正极高压输出线路,负极连接负极高压输出线路,所述正极高压输出线路上串联有正极熔断器和正级继电器,所述负极高压输出线路串联有负级继电器,所述正极高压输出线路和负极高压输出线路连接高压电池包动力电源输出接口。
所述高压电池包的壳体内固定有电池组、负级继电器、正极熔断器、正级继电器、DCDC熔断器、DCDC继电器、DCDC。
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继电器控制接口连接负级继电器和正级继电器的输入端回路。
所述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烯料汽车。
基于所述新能源汽车的低压供电系统的控制方法:
1)电池管理系统控制DCDC继电器为常闭状态;
2)电池管理系统工作时,实时获取电池组状态信息;
3)当获取的电池组状态信息达到预设的断开DCDC继电器的条件,则电池管理系统切断DCDC继电器。
所述3)中,若整车处于行驶状态,则延时切断DCDC继电器,并通过汽车音响进行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234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