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关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23816.4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8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正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河福泰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H9/22 | 分类号: | H01H9/22;H01H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苗堃;金世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不产生开关的切换操作的麻烦的情况下防止开关的误操作的开关装置。开关装置1具备:第1操作部(2)和第2操作部(3)上下排列的开关(4)、罩体(6)以及安装部件(5),上述罩体(6)以通过自重从覆盖第1操作部(2)的上位置移动到覆盖第2操作部(3)的下位置并通过手动对抗其自重而从覆盖第2操作部(3)的下位置移动到覆盖第1操作部(2)的上位置的方式构成,上述安装部件(5)以通过罩体(6)的自重将罩体(6)平时保持在覆盖第2操作部(3)的下位置的方式构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关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具备防止开关的误操作的结构的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电气装置·电子设备用开关装置,已经广泛使用所谓的跷板型双路开关。但是,在跷板型双路开关中,例如存在如下情况,即,当开关变为开启状态后,受到与操作者的手、外部的物体的偶然接触等意想不到的来自外部的冲击,使开关变为关闭的状态。特别是,通信设备、广播设备的电源开关在运转中发生误动作的情况下,有可能发生通信中断事故或播放事故。
为了制止这样的开关的误动作,开始尝试在开关装置中设置罩等误动作防止机构。
作为具备防止开关的误操作的结构的开关装置的一个例子,提出了一种以利用可滑动移动的罩覆盖开关片的方式构成的锁定式开关(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锁定式开关中,开关片以从在设备等的机架上形成的开口部以翘板式交替伸缩到外侧的方式配置,从机架的开口部向外侧突出的罩以在机架的开口部内沿着机架的面方向可上下滑动移动的方式配置。
在罩处于覆盖开关片的开启侧端部的位置关系的情况下,罩通过按压开关片的开启侧端部的前面来阻止开关片的回转。在罩部件以滑动移动到上方而从开关片的开启侧端部的前面退避的情况下,开关片的回转以成为自由状态的方式构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848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锁定式开关中,下推开关片的开启侧端部而变为开启状态时,罩成为按压开启侧端部的前面的结构,因此能够防止开关片的误操作,但无法进行开关片的回转。其结果,在通过将开关片的被上推的关闭侧端部下推进行开启关闭切换时,必须分别进行使罩从开关片退避的操作和将开关片切换到开启关闭的操作,这些操作耗费工夫,无法进行迅速的开关切换操作。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不产生开关的切换操作的麻烦的情况下防止开关的误操作的开关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开关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第1操作部和第2操作部上下排列的开关、罩体和安装部件,上述罩体以通过自重从覆盖上述第1操作部的上位置移动到覆盖上述第2操作部的下位置并通过手动来对抗上述自重从上述下位置移动到上述上位置的方式构成,上述安装部件以通过上述罩体的上述自重将上述罩体平时保持于上述下位置的方式构成。
本发明涉及的开关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罩体具有使上述第2操作部的下部露出一部分的缺口部。
本发明涉及的开关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开关具有跷板型的上述第1操作部和上述第2操作部。
本发明涉及的开关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开关通过上述第1操作部的操作而变为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通过上述第2操作部的操作而变为关闭状态又开启状态。
本发明涉及的开关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自重仅为通过上述罩体的质量作用的重力。
本发明涉及的开关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安装部件具备收纳固定上述开关的框体,在上述框体的开口端保持上述罩体。
本发明能够在不使开关的切换操作繁琐的情况下防止开关的误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河福泰克株式会社,未经平河福泰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238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