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硫化铁-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负极片和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24901.2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07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栋;林宣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8;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赵晓丹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硫化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锂离子电池 负极 材料 | ||
1.一种硫化铁-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铁-碳复合材料包括多孔碳框架材料,以及原位生长于所述多孔碳框架材料的孔中的硫化铁纳米颗粒;其中,所述硫化铁纳米颗粒的质量分数为35~46wt%,所述多孔碳框架材料的质量分数为54~65wt%;
所述硫化铁-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铁源在惰性气体气氛中经一步热解制备得到硫化铁-碳复合材料,其中所述一步热解的热解温度为600~800℃;
所述铁源为对甲苯磺酸铁六水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化铁-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铁-碳复合材料的粒径为15~50nm;所述多孔碳框架材料的孔径为2~300nm,孔容为0.36~0.40cm3g-1.,孔的比表面积为383~416m2g-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化铁-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步热解的升温速率为2~5℃·min-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硫化铁-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温度为70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硫化铁-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步热解的保温时间为1~2h。
6.一种硫化铁-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铁-碳复合材料由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硫化铁-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得。
7.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包括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硫化铁-碳复合材料或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硫化铁-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硫化铁-碳复合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数计,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包括:
硫化铁-碳复合材料 60-90wt%;
粘结剂 5-30wt%;以及
导电剂 5-30wt%。
9.一种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硫化铁-碳复合材料、粘结剂和导电剂按比例混匀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置于有机溶剂中搅拌得到浆状物,该浆状物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10.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片包括集流体和涂覆在所述集流体表面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为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或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11.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包含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2490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