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攀岩墙智能分析方法以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24905.0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0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赵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龙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T17/0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44205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洪铭福 |
地址: | 017001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 | 国省代码: | 内蒙;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攀岩 攀岩运动 攀爬 采集装置 攀岩壁 攀岩墙 岩壁 岩点 专业人员指导 技术手段 数据计算 智能分析 信息化 数字化 采集 记录 分析 | ||
1.一种攀岩墙智能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设置攀岩采集装置于攀岩墙的岩壁和岩点上;
步骤S2:通过所述攀岩采集装置采集的岩壁和岩点上的攀岩数据,并根据所述攀岩数据进行分析并建立攀岩壁3D模型;
步骤S3:根据所述攀岩数据计算出攀爬线路并在所述攀岩壁3D模型中显示对应的攀爬线路,记录最终的实际攀爬线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攀岩墙智能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在攀岩墙的岩壁上安装用于感应岩壁节点的空间位置的第一检测模块;
步骤S12:在攀岩墙的岩点上安装用于感应岩点的空间位置和岩点的受力情况的第二检测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攀岩墙智能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模块包括:第一位置传感器,用于感应岩壁节点位置并形成岩壁节点位置信号;
所述第二检测模块包括:
第二位置传感器,用于感应岩点空间位置并形成岩点空间位置信号;
力传感器,用于感应岩点的受力情况并形成受力情况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攀岩墙智能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攀岩数据包括:岩壁节点位置、岩点空间位置、岩点受力时间、岩点受力方向以及岩点受力次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攀岩墙智能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接收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输出的岩壁节点位置、岩点空间位置以及力传感器输出的岩点受力时间、岩点受力方向和岩点受力次数;
步骤22:分析岩壁节点位置、岩点的相对空间位置,连接相邻位置的岩壁节点建立岩壁3D模型,抽取预先存储的岩点3D模型数据库中与第二检测装置对应的岩点3D模型,通过岩壁3D模型和岩点3D模型建立整体攀岩墙3D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攀岩墙智能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根据岩点空间位置、岩点受力时间、岩点受力方向、岩点受力次数,标记对应岩点3D模型中的岩点,在对应的攀岩墙3D模型中显示出攀爬线路;
步骤S32:记录实际攀爬线路,并在攀岩墙3D模型中显示实际攀爬线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攀岩墙智能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装置包括:力传感器和3D空间相机,所述步骤S2包括:
步骤S21:接收力传感器输出的岩点受力情况以及3D空间相机采集的岩壁相关数据;
步骤S22:根据3D空间相机采集的岩壁相关数据建立攀岩墙3D实景模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攀岩墙智能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可以替为步骤S2’,
步骤S2’:根据预先存储的攀岩墙建设工程的建设数据建立岩壁3D模型和岩点空间坐标数据库。
9.一种攀岩墙智能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攀岩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攀岩墙上岩壁与岩点的空间位置和岩点的受力情况;
3D模型建立装置,用于根据岩壁节点位置和预先存储的岩点3D模型数据库建立整体攀岩墙3D模型;
线路规划装置,用于根据岩点的受力情况在对应的攀岩墙3D模型上输出攀爬规划线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攀岩墙智能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析记录装置,分析记录装置用于记录实际攀爬线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龙,未经赵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2490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