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25660.3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8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弋高飞;朱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虹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 |
代理公司: | 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子宽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板 连接器 电子设备 驱动芯片 电子技术领域 时序控制模块 源极驱动模块 栅极驱动模块 调试窗口 工作效率 晶振模块 生产厂商 升压模块 显示区域 传统的 显示屏 协同 分解 驱动 占用 统一 | ||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LCD显示模组、主板和连接器;LCD显示模组,包括LCD面板;主板,包括MCU和DC‑DC升压模块,且MCU内集成有源极驱动模块、栅极驱动模块、晶振模块和时序控制模块;连接器的一端与LCD面板连接,另一端与主板连接。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传统的设置于LCD面板上的驱动芯片先分解、再集成至主板端的方式实现,可简化LCM,使得LCM的成本降低;由于用于LCM的驱动等主要模块都集中在主板端,使得调试窗口统一,不再需要多个生产厂商协同完成,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驱动芯片在LCM上的占用面积,可相应程度地增加显示屏的实际显示区域,提高了屏占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LCM(LCD Module,LCD显示模组)以其图像清晰细腻、不闪烁、不伤眼、无辐射、低功耗以及更轻薄等众多优点而取代了传统的CRT(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备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目前较多应用于电子表,手机,PDA,掌上游戏机,学习机,GPS导航仪,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影机,电脑显示器等各种电子设备。
以手机为例,请参阅图1所示的手机的模块组成图,目前手机包括LCM和主板,LCM通过连接器与主板电连接。
LCM,主要包括LCD面板、Drive IC(驱动芯片)和FPC(柔性线路板),三者依次电连接,Drive IC具体包括:Source Drive(源极驱动)模块、Gate Drive(栅极驱动)模块、OSC(晶振)模块、Timing Control(时序控制)模块以及DC-DC升压模块。
主板,主要包括MCU、偏压芯片、背光芯片、Change IC(充电芯片),MCU与偏压芯片连接,Change IC与偏压芯片、背光芯片以及电池分别电连接。
在上述组成中,Drive IC发挥着较为重要的功能:与主板的MCU进行Mipi协议通讯,实现显示初始化和图片传送等功能;在主板生成的AVDD(源极驱动正压)和AVEE(源极驱动负压)经过FPC内的Charge bump(升压泵)升压处理后,进行相应处理,生成LCD面板所需的VGH(栅极正压)、VGL(栅极负压)及Vcom(公共电极)。
因此,在遇到MCU与Drive IC搭配性问题时,需要对MCU和Drive IC一同进行调试,而由于MCU与Drive IC属于不同生产厂商,使得调试工作需要两个生产厂商的工作人员相互配合完成,不仅极不便利,而且工作效率比较低。
请参阅图2和图3所示的装配分布示意图,在LCM中,LCD面板包括一般是由CF(Color Filter,彩色滤光)基板、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以及配置于两基板间的液晶层(Liquid Crystal Layer)(图中未示出)所构成,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在两片基板上施加驱动电压来控制液晶层的液晶分子的旋转,将背光模组的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
CF基板、Drive IC及FPC沿Y向依次设于TFT阵列基板的正面,同时为了避免安装产生干涉,CF基板、Drive IC及FPC三者之间预留有安全距离。
该传统结构中,CF基板的尺寸决定了实际显示区域的尺寸,而CF基板的最大尺寸受到了Drive IC及FPC的安装空间以及各单元之间的安全距离的限制。由此可知,因占用了TFT阵列基板的部分安装空间,Drive IC也成为限制实际显示区域进一步增大的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调试不便、调试工作效率低以及屏占比增大受限的缺陷。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LCD显示模组、主板和连接器;
所述LCD显示模组,包括LCD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虹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虹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256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