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大厚度钛合金构件的电子束复合窄间隙TIG焊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26319.X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5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帅锋;张新杰;刘向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K28/02 | 分类号: | B23K28/02;B23K15/00;B23K9/167;B23K9/133;B23K9/095;B23K9/32;B08B3/08;B08B3/12;B23K103/14 |
代理公司: | 41120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孙笑飞 |
地址: | 47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束焊缝 窄间隙坡口 焊接 钛合金构件 窄间隙 电子束 开口 电子束焊接 大小相等 焊接坡口 侧壁 熔合 复合 配合 保证 | ||
一种超大厚度钛合金构件的电子束复合窄间隙TIG焊接方法,用于对焊接厚度在180~300mm的钛合金构件进行焊接,其焊接坡口由I型电子束焊缝和U型窄间隙坡口构成,I型电子束焊缝的厚度小于180mm,U型窄间隙坡口位于I型电子束焊缝沿厚度方向的一侧或两侧,且分别位于I型电子束焊缝两侧的U型窄间隙坡口的厚度相同,U型窄间隙坡口远离I型电子束焊缝一端的开口宽度大于其靠近I型电子束焊缝一端的开口宽度,使U型窄间隙坡口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与I型电子束焊缝所在的平面之间均具有5~10°的夹角,且两侧的夹角大小相等,就能通过电子束焊接和窄间隙TIG焊接方法配合实现超大厚度钛合金构件的焊接,并且避免未熔合缺陷,保证焊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钛合金焊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大厚度钛合金构件的电子束复合窄间隙TIG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钛合金具有良好的耐蚀性、透声性和高的比强度等优点,被称为“海洋合金”。随着海洋装备的快速发展,钛合金在船舶领域、深海装备等方面的应用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厚板钛合金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已经出现焊接厚度在200~300mm的超大厚度钛合金构件。目前针对钛合金焊接,常用的焊接方法包括电子束焊接和窄间隙TIG焊接,电子束焊接的焊接厚度最大无法超过180mm,且电子束焊接需要在真空室内进行,大型钛合金构件由于受尺寸限制无法进行电子束焊接;相比普通TIG焊接,窄间隙TIG焊接在焊接过程中填充量小、焊接变形和接头残余应力小、接头力学性能好,但在超大厚度钛合金构件的焊接过程中,窄间隙TIG焊接存在焊接效率低、应力过大等不足,因此现有的电子束焊接和窄间隙TIG焊接均无法满足超大厚度钛合金构件的焊接要求。针对于焊接厚度较大的问题,发明专利CN105345231A中提供了一种大厚度马氏体耐热钢隔板电子束复合窄间隙MAG焊接方法,但其所采用的MAG焊接无法应用于钛合金构件,并且其中的窄间隙深U型MAG焊接坡口会造成金属溶液在坡口侧壁垂直过渡,因此容易出现未熔合问题,同样无法满足超大厚度钛合金构件的焊接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超大厚度钛合金构件难以进行焊接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大厚度钛合金构件的电子束复合窄间隙TIG焊接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大厚度钛合金构件的电子束复合窄间隙TIG焊接方法,用于对焊接厚度在180~300mm的钛合金构件进行焊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钛合金构件上加工焊接坡口,焊接坡口由I型电子束焊缝和U型窄间隙坡口构成,I型电子束焊缝的厚度小于180mm,U型窄间隙坡口位于I型电子束焊缝沿厚度方向的一侧或两侧,且分别位于I型电子束焊缝两侧的U型窄间隙坡口的厚度相同,U型窄间隙坡口远离I型电子束焊缝一端的开口宽度大于其靠近I型电子束焊缝一端的开口宽度,使U型窄间隙坡口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与I型电子束焊缝所在的平面之间均具有5~10°的夹角,且两侧的夹角大小相等;
步骤二、对步骤一加工成的焊接坡口进行清理后,将钛合金构件置于工作台上对接装配,并进行预定位;
步骤三、对I型电子束焊缝进行焊接,控制电子束焊接参数为:加速电压150kV,聚焦电流1800~2500mA,束流150~280mA,焊接速度1.5~4.5mm/s;
步骤四、电子束焊接完成后,对U型窄间隙坡口进行TIG焊接,控制窄间隙TIG焊接参数为:焊接电流180~270A、送丝速度1.0~2.5m/min、焊接速度12~20cm/min、焊接电压10~15V、保护气流量11~25L/min;
步骤五、对焊缝外侧进行TIG盖面焊接,控制盖面焊接参数为:焊接电流250~280A、送丝速度1.5~2.5m/min、焊接速度12~20cm/min、焊接电压10~15V、保护气流量11~25L/min,即完成钛合金构件的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263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铸硅铝换热器换热柱的修复补焊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悬索桥主索鞍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