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缠绕成型工艺制备热塑性预浸料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27203.8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0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鲁平才;薛胜;鲁兆鋆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兆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5/14 | 分类号: | B29B15/14;B29B13/00;B29B13/02 |
代理公司: | 32408 南京泉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许丹丹 |
地址: | 212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塑性 预浸料 缠绕成型工艺 制备 收卷装置 浆料 缠绕 缠绕成型 挤胶装置 纤维浸渍 有机溶剂 分散剂 泥浆法 溶剂 收卷 加热 挤压 纤维 污染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缠绕成型工艺制备热塑性预浸料的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以水为分散剂,制备热塑性预浸料用的浆料;使纤维浸渍所述浆料,然后经挤胶装置挤压后进入收卷装置进行缠绕收卷,对缠绕在收卷装置上的纤维进行加热。本发明还提供了实现上述方法的装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缠绕成型工艺制备热塑性预浸料的方法及装置,将泥浆法与缠绕成型工艺相结合,实现热塑性预浸料的生产,以水为溶剂,避免缠绕成型使用有机溶剂产生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料成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缠绕成型工艺制备热塑性预浸料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热塑性树脂分子链呈线性结构,分子链中不含有反应性化学基团,加热融化具有流动性,因此具备可重复加工成型等特点吸引了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目光。但由于热塑性树脂熔点高、粘度大,使得预浸料制造困难、成型设备要求苛刻,制约了热塑性预浸料在民用市场进一步广泛应用。
目前热塑性复合材料成型加工技术主要有热压成型、真空模压成型、缠绕成型和拉挤成型等工艺。热压成型主要存在问题是树脂粘度高,树脂基体浸渍纤维效果差,层间空隙难以排除等;真空模压成型工艺的成型压力较低,仅适合低熔融指数聚合物为基体树脂的热塑性复合材料;而拉挤成型工艺的缺点是:制品性能具有明显的方向性,横向强度差,只适用于生产型材;而上述缺点限制了热压、真空模压、拉挤等成型工艺的应用。
缠绕成型工艺是一种连续化制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方法,将连续纤维浸渍树脂胶液后制成预浸带,然后在缠绕机上按照指定方向缠绕并固结于模具表面实现一次成型。缠绕成型工艺制备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制造成本低、效率高,能够实现自动化成型等优点。目前的缠绕成型都是相对于热固性(即环氧树脂),使用低沸点的溶剂溶解环氧树脂,配置出低粘度的浆料。目前也有人用强极性溶剂溶解热塑性树脂,一方面用于溶解热塑性树脂的溶剂挥发点普遍较高,另一方面溶剂能够溶解树脂种类较少,局限性较大,且制备的浆料粘度相对较高,不利于浸渍。热塑性基体树脂的熔融粘度高,要获得密实低空隙率的缠绕产品,成型过程需要施加较高的温度和压力,但对于缠绕成型中实现高温高压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缠绕成型工艺制备热塑性预浸料的方法及装置,将泥浆法工艺与缠绕成型工艺相结合,用于生产热塑性预浸料。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缠绕成型工艺制备热塑性预浸料的方法,包括:
以水为分散剂,制备热塑性预浸料用的浆料;使纤维浸渍所述浆料,然后经挤胶装置挤压后进入收卷装置进行缠绕收卷,对缠绕在收卷装置上的纤维进行加热。
加热时采用分段加热,先于100-150℃烘干水分,再升温使树脂熔融。先将水份除去,再将树脂加热熔融。如果直接以树脂熔融加工温度进行加热,树脂中水份来不及挥发残留在预浸料中,产生气泡导致性能下降。第一段加热温度110-150℃,加热时间根据树脂浆料的浓度而定,本领域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第二段加热温度及时间由树脂熔融温度决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树脂的具体种类进行设定。
纤维经张力调节使纤维处于张紧状态后再浸渍所述浆料。张力调节为了使纤维处于张紧状态,收卷辊上的纤维在加热成型后,纤维不发生弯曲变形,提高预浸料力学性能。
在浸渍过程中进行超声展纱,超声波功率:100-5000W,超声波频率:10-200KHz。可以达到更好的展纱效果。
所述纤维为碳纤维。
所述纤维以多束纤维束的方式呈带状浸渍浆料,进行生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缠绕成型工艺制备热塑性预浸料的装置,包括:沿纤维前进方向设置的纱架、张力调节装置、第一导向装置、浸胶槽、挤胶装置、第二导向装置和收卷装置,所述收卷装置的外部设有加热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兆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兆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272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乳胶床垫生产用乳胶浆除杂装置
- 下一篇:一种塑料瓶智能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