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薄膜造粒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27559.1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4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陆勤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耀农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9/06 | 分类号: | B29B9/06;B29C48/285 |
代理公司: | 11616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邓凌云 |
地址: | 31310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轴 保护罩 装置主体 通孔 固定块 切割刀 塑料 切割 塑料薄膜造粒机 啮合 薄膜造粒机 顶部设置 冷却干燥 螺钉固定 转动连接 螺钉 烘干箱 螺纹孔 有压 配合 清洗 电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料薄膜造粒机,涉及薄膜造粒机技术领域,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设置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保护罩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且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的外侧皆设置有压辊,所述保护罩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电机。本发明通过设置的保护罩,将塑料通过第一通孔的位置穿进,在第一转轴分别与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的相互啮合下,使塑料均匀的进入到装置主体的内部,使更方便接下来的清洗和切割操作,且通过设置的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上相配合的通孔,使用螺钉固定在烘干箱上,使切割刀对冷却干燥后的塑料进行切割,在螺钉和螺纹孔的相互配合下,方便对切割刀的更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膜造粒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塑料薄膜造粒机。
背景技术
塑料造粒机的主机是挤塑机,它由挤压系统、传动系统和加热冷却系统组成,根据不同用途在树脂中加入不同添加剂,经过加热、混炼、挤压成型,把树脂原料制成适合二次加工的颗粒状产品的机组,塑料造粒机广泛应用于石油石化行业。
而在塑料造粒机的在对薄膜进行投入的操作时,需要手动将薄膜拉扯接触造粒机的压辊,使身体容易接触到机器受到伤害,且在造粒机中旋转刀切割粒料,旋转刀在长时间切割后容易磨损,不方便进行更换,使粒料的切割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造粒机在准备进料时,手部接触到机器容易受伤,且旋转刀长时间切割,发生磨损,不容易进行更换的问题,提供一种塑料薄膜造粒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薄膜造粒机,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设置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保护罩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且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的外侧皆设置有压辊,所述保护罩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三转轴相连接,所述保护罩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放置盘,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水槽,所述水槽的一侧设置有烘干箱,所述烘干箱的顶部设置有进气口,所述烘干箱的一侧固定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内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辊和第二固定辊,所述支撑架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固定辊相连接,所述烘干箱的内部设置有内腔,所述烘干箱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延伸至烘干箱外侧的第一固定块,且第一固定块的末端固定有第二锥型齿,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块,且第二固定块的外侧固定有多组切割刀,所述烘干箱的顶部安装有第三电机,且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锥型齿。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的两端皆固定有第一齿轮,且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通过第一齿轮相互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装置主体和保护罩的一侧皆设置有多组出料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辊和第二固定辊的末端分别固定有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辊和第二固定辊的外侧设置有相对应的缺口。
优选地,所述内腔的表面设置有多组透气孔,所述内腔和烘干箱的两侧皆设置有相对应的第二通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外侧设置有相对应的螺纹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锥型齿与第二锥型齿为90°相互啮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设置的保护罩,将塑料通过第一通孔的位置穿进,在第一转轴分别与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的相互啮合下,使塑料均匀的进入到装置主体的内部,保护手部不直接接触机器,同时,更方便接下来的清洗和切割操作;
2、本发明通过设置的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上相配合的通孔,使用螺钉固定在烘干箱上,使切割刀对冷却干燥后的塑料进行切割,在螺钉和螺纹孔的相互配合下,方便对切割刀的更换。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耀农塑料有限公司,未经湖州耀农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275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辊挤压造粒装置
- 下一篇: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