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碳酸镁中铝含量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27782.6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2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徐兴利;万华英;江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健能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G01N21/33;G01N1/34;G01N1/38 |
代理公司: | 50215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海军;卢胜斌 |
地址: | 64302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标准曲线绘制 铝碳酸镁 样品检测 准确检测 铝元素 制备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元素含量的检测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包括以下步骤:1)样品的制备;2)标准曲线绘制;2)样品检测;能够实现对铝碳酸镁中铝的含量快速及准确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铝碳酸镁中铝元素的含量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碳酸镁中铝元素的含量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国家标准中铝碳酸镁检测铝的测定方法为络合滴定法:取铝碳酸镁片20,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铝碳酸镁0.3g),加7mol/L盐酸溶液2ml,水浴加热15分钟,放冷,加水150ml,精密加入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50ml,加甲基红指示液2滴,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溶液显黄色,水浴加热30分钟,放冷,加乌洛托品3g与二甲酚橙指示液1ml,用1mol/L盐酸溶液调至溶液显淡黄色,用锌滴定液(0.05mol/L)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紫红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的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15.09mg的Al2Mg6(OH)16CO3·4H2O。但该方法对只含有微量铝的供试品并不适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具有测定准确,重现性好,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的新的铝碳酸镁中铝元素含量测定方法。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1)升温程序的确定:采用程序升温设置如表1所示。
2)电流确定:通过比较电流10mA和6mA对相同浓度标准曲线测定并无较大影响,决定采用铝元素空心阴极灯的最佳工作电流6mA。
3)波长确定:铝元素有多条共振线,309.3nm共振线灵敏度较高,空白底值较大,重复性较差,平行3次测量的RSD值较大,线性范围较窄。而257.5nm共振线空白底值较低,平行3次测量的RSD值较小,线性范围较宽,故采用257.5nm为检测波长。
线性范围的确定:铝标准使用液(ng/ml)在0、20、60、80、150、200范围内,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0.0009x+0.0031,R2=0.9987。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具有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的特点,适用于药品片剂中微量铝的检测。
附图说明
图1铝元素吸收度标准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仪器参数设置:采用国产普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TAS-990AFG),将仪器开机并更改仪器测量参数为:波长257.5nm、灯电流6mA、滤波系数0.1、重复测量次数3次、积分时间4秒。同时更改石墨炉升温程序为如表1所示:
表1石墨炉升温程序
更改仪器参数后预热铝元素空心阴极灯半小时以上。
标准曲线溶液配制:使用国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铝标准溶液(10.00mg/ml)19D4099。
①精密量取铝标准溶液0.5ml,用0.1mol/L盐酸溶液稀释并定容至50mL,混合均匀后,再精密量取该溶液10mL,用0.1mol/L盐酸溶液稀释并定容至100mL,混合均匀,再精密量取该溶液1mL,用0.1mol/L盐酸溶液稀释并定容至50mL,混合均匀,作为200ng/mL铝标准使用液。
②精密量取200ng/mL铝标准使用液7.5mL,用0.1mol/L盐酸溶液稀释并定容至10mL,混合均匀,作为150ng/mL铝标准使用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健能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健能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277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