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银花叶红茶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28692.9 | 申请日: | 2019-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7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田亚;李光林;冯坤太;王余兵;沈德润;万春连;卢丹琦;杨海燕;刘胜;蔡朝勇;肖祥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泛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52117 贵阳索易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管宝伟<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562300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茶 金银花 金银花叶 植株 烘干 成品金银花 加工原材料 玻璃杯 高湿发酵 加工应用 金银花茶 延缓衰老 有效解决 观赏性 降血糖 成条 冲泡 降脂 揉捻 疏松 摊放 提香 鲜叶 窨制 脱水 饮用 明亮 加工 开发 | ||
本发明涉及金银花植株加工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银花叶红茶的加工方法。本发明选用金银花鲜叶为加工原材料,经委凋摊放、多重揉捻、高湿发酵、脱水、提香、烘干、金银花窨制、烘干等加工工艺,将金银花叶红茶外形基本成条、疏松、汤色浅黄、明亮、香甜、滋味甜醇、爽口,玻璃杯冲泡自然展开,观赏性好的金银花叶红茶,成品金银花红茶红茶长期饮用对降脂降血糖、延缓衰老均有很好的效果,而这种效果是金银花茶所明显不能相比拟的;同时有效解决了金银花叶开发问题,提高金银花植株资源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银花植株加工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银花叶红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金银花是清热解毒的良药,在《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中均有详细记载,多以花蕾和开放的花为主,金银花叶产品较为罕见。研究表明,金银花叶水浸出物较高,且富含绿原酸、多糖、黄酮、氨基酸等天然活性物质,具有较强的抑菌、清热消炎、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等生物活性。相对金银花的花而言,同一株金银花叶中所含的绿原酸略低于花中的含量,叶中总黄酮明显高于花中的含量。可见,金银花叶的药用价值潜力较大。其次,金银花植株修枝整形,能有效促进花的增产和植株造型生长,但对金银花叶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如何有效解决金银花叶资源浪费问题,合理开发金银花叶,拓宽金银花叶资源利用已极为迫切。当前,荷叶茶、桑叶茶等类茶产品受到消费者欢迎,但仍还没有企业对金银花叶加工实现技术突破。
黄铜,一种对人体十分有益的化合物,它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剂,可有效清除体内的氧自由基,如花青素可以抑制油脂性过氧化物的全阶段溢出,这种阻止氧化的能力是维生素E的十倍以上,这种抗氧化作用可以阻止细胞的退化、衰老,也可阻止癌症的发生。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可以降低胆固醇,向天果中的黄酮还含有一种PAF抗凝因子,这些作用大大降低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可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被称为花色苷酸的黄酮化合物在动物实验中被证明可以降低26%的血糖和39%的三元脂肪酸丙酯,这种降低血糖的功效是很神奇的,但更重要的是它对稳定胶原质的作用,因此它对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及毛细血管脆化有很好的作用。黄酮还可以抑制炎性生物酶的渗出,可以增进伤口愈合和止痛,栎素由于具有强抗组织胺性,可以用于各类敏感症。
总体来说,黄铜对人体的功效是十分明显的,目前金银花已经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但金银花鲜叶却无人问津,大量的金银花鲜叶直接扔掉作废,大量浪费掉宝贵的自然资源,浪费掉金银花鲜叶中富含的黄铜类化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为:选用金银花鲜叶为原材料,将其加工为金银花叶红茶,合理的开发利用金银花植株资源,制备出黄铜含量高的金银花叶产品。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金银花叶红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采摘无病虫害、无污染、健壮的翠绿色金银花鲜叶为原料,或在整形修剪金银花植株时收集无病虫害、无污染、健壮的翠绿色金银花鲜叶为原料,除去枯叶残叶,取深绿色老叶加工备用;
b、将上述金银花鲜叶原料置于干燥通风处平铺薄摊,厚度为2~3cm,摊放至鲜叶柔软,折不断,水分含量为50~65%;
c、将上述摊放结束的金银花叶子放入揉捻机揉捻,转速35~45r/min,不加压揉捻15~30min、再轻压揉捻15~30min、接着不加压揉捻15~30min、最后轻压揉捻15~30min,交替进行,揉捻至叶子成条率≥93%;
d、将上述揉捻叶堆放在洁净箩筐中,堆放厚度为6~10cm,箩筐口覆盖湿润纯棉毛巾,于温度26~30℃、湿度85~90%的阴凉条件下发酵2~4h,发酵至甜香浓郁;
e、将上述发酵叶置于烘焙机中高温快速脱水,脱水温度105~110℃,发酵叶脱水堆放厚度2~3cm,脱水至发酵叶含水量≤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泛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泛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286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咖啡果茶粉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杏味咖啡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