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金属硫化矿浮选分离抑制剂及其浮选分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28902.4 | 申请日: | 2019-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30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张行荣;朱阳戈;路亮;郑桂兵;赵志强;宋振国;罗思岗;肖婉琴;韩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D1/01 | 分类号: | B03D1/01;B03D1/02;B03D101/06;B03D10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赵徐平 |
地址: | 10004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硫化 浮选 分离 抑制剂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金属硫化矿浮选分离抑制剂及其浮选分离方法,通过将聚马来酸酐与含多个氨基的有机化合物反应得到一种中间体M,然后再利用中间体M与二硫化碳在碱性溶液中进行反应制得多金属硫化矿浮选分离抑制剂。本发明提供的多金属硫化矿浮选分离抑制剂制备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具有使用安全、添加方便、原料易获得等优点,同时具有低毒环保、用量少、抑制效果好的技术优势,可有效替代传统抑制剂。该多金属硫化矿浮选分离抑制剂可有效抑制方铅矿、黄铜矿、闪锌矿、黄铁矿、辉铋矿等杂质矿物,可广泛应用于铜铅、铅锌、钼铅、钼硫、钼铋、铜钼、铜铅钼等多金属硫化矿的浮选分离工艺,有利于提高分选指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金属硫化矿浮选分离抑制剂及其浮选分离方法,属于多金属硫化矿选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矿产资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中提取的铜、铅、锌、钼等多种有色金属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科技、高性能材料、国防科技等各个领域。然而难处理多金属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如铜铅锌难处理多金属资源,钼难处理多金属资源等。
浮选是矿产资源加工过程中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在铜铅锌难处理多金属资源加工过程中,铜铅分离备受大家关注。由于铜铅的可浮性极其接近,因此工业上通常采用混合浮选再分离的工艺技术,这直接导致了铜铅分离的困难。在实际生产中有抑铜浮铅和抑铅浮铜着两种工艺,分别采用氰化物抑制黄铜矿、重铬酸盐抑制方铅矿来实现两者的分离,虽然这两种物质选择性高、分离效果好,但是这两类物质均是剧毒物质,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因此人们开始转向绿色环保的有机抑制剂的研发和应用。
在钼难处理多金属资源加工过程中,由于钼通常与其他硫化矿共伴生,且品位普遍偏低,因此工业上同样采用混合浮选再分离的工艺技术,比如铜钼混合浮选、铜钼铅混合浮选、钼硫混合浮选、钼铅混合浮选、钼铋混合浮选等。虽然辉钼矿的可浮性极佳,但是其他杂质硫化矿同样具有良好的可浮性,如果不加以有效分离,同样会影响钼精矿的品质。在工业上,通常采用无机抑制剂(如硫化物、硫氢酸盐、氰化物、重铬酸钾、磷(砷)诺克斯等)进行钼混合精矿的浮选分离,然而这类无机抑制剂同样存在毒性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目前,工业上多采用巯基乙酸盐、Orfom D8、M8等有机抑制剂,有机抑制剂虽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无机抑制剂的不足,但是其抑制效果相对较差,且用量大,使用成本较高。因此,绿色环保有机抑制剂的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多金属硫化矿浮选分离过程中现有无机抑制剂毒性大、后处理难、环保压力大的问题,同时解决现有有机抑制剂矿石适应性差、抑制效果差、用量大等技术上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多金属硫化矿浮选分离抑制剂及其浮选分离方法,所得到的多金属硫化矿浮选分离抑制剂不仅具有低毒、使用安全、添加方便、原料易获得等优点,而且对黄铜矿、方铅矿、黄铁矿、辉铋矿等多种硫化矿具有较强的抑制力,能够很好地达到多金属硫化矿浮选分离的目的,可广泛应用于铜铅分离、铅锌分离、钼铅、钼硫、钼铋、铜钼、铜铅钼等多金属硫化矿的浮选分离工艺,以提高其分选指标。
为实现上述效果,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金属硫化矿浮选分离抑制剂,采用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将聚马来酸酐与含多个氨基的有机化合物0~100℃反应1~24h得到中间体M,优选为25~80℃反应2~8h,再利用中间体M与二硫化碳在碱性溶液中,30~90℃反应2~12h,优选为30~70℃反应3~8h,即得。
其中,中间体M为具有式(I)和/或式(II)结构的化合物,
式(I)和式(II)中,R为C0~C6的烷烃基、C2~C8的烯烃基、C2~C8的炔烃基、C6~C10的芳烃基或C6~C10的取代芳烃基,Me为H、Na或K,n=0~20000,m=0~20000,n1=0~1000,n2=1~10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289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