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叶酸修饰壳聚糖为载体的阿霉素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929623.X 申请日: 2019-09-27
公开(公告)号: CN110575544A 公开(公告)日: 2019-12-17
发明(设计)人: 王秉;徐城锋;曹澳;陈碧玲;万军民;彭志勤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A61K47/54 分类号: A61K47/54;A61K47/69;A61K31/704;A61K41/00;A61P35/00
代理公司: 33304 杭州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侯兰玉
地址: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壳聚糖 叶酸修饰 阿霉素 叶酸 制备 纳米微粒 聚合物纳米微粒 医用材料领域 阿霉素溶液 核酸适配子 壳聚糖溶液 主动靶向性 结合能力 聚多巴胺 抗癌药物 治疗效果 肿瘤热疗 酰胺反应 活性酯 癌细胞 靶向 包埋 冷冻 配制 治疗
【说明书】:

发明涉及医用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以叶酸修饰壳聚糖为载体的阿霉素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先制备得到叶酸活性酯,并通过酰胺反应得到了叶酸修饰壳聚糖;向叶酸修饰壳聚糖溶液中加入配制好的阿霉素溶液和聚多巴胺溶液,得到阿霉素‑叶酸‑壳聚糖;最后将核酸适配子AS1411与阿霉素‑叶酸‑壳聚糖混合,离心,冷冻,干燥,得到以叶酸修饰壳聚糖为载体的阿霉素纳米微粒。发明通过制备一种包埋有抗癌药物的聚合物纳米微粒,可实现高效的肿瘤热疗和靶向为一体的治疗手段,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实现主动靶向性,增加与受体的结合能力,从而大大提升对癌细胞的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材料理应,尤其涉及一种以叶酸修饰壳聚糖为载体的阿霉素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尽管基因治疗在基础研究取得很多成绩,但临床试验研究的结果尚不令人满意,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基因转染效率低、载体安全性差和基因治疗缺乏靶向性等。因此,研制具有高效转染、安全低毒和器官或细胞特异性的基因载体已成为制约基因治疗发展的瓶颈。

壳聚糖能被人体吸收利用,与人体的组织器官及细胞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具有生物降解性,降解过程中产生的壳寡糖在体内不积累,几乎无免疫原性,同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壳聚糖对DNA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使其免受核酸酶的降解,提高DNA半衰期,延长基因表达时间。用壳聚糖作基因载体,能转载多种基因药物,具有靶向、降低毒副作用、自身安全无毒等优点。

随着聚合物纳米粒子作为药物载体在生物医药方面的广泛应用,如何让聚合物纳米粒子同时兼具靶向性、光热效应,改善其在药物靶向和代谢稳定性方面的不足等问题已成为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各种多功能聚合物纳米粒子作为一种药物输送载体,不仅要使药物的毒性最小化,还要改善其稳定性以及在所需部位的保留时间。因此,研究一种同时兼具靶向性、肿瘤热疗为一体的聚合物纳米粒子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叶酸修饰壳聚糖为载体的阿霉素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制备得到了叶酸活性酯,并通过酰胺反应得到了叶酸修饰壳聚糖;向叶酸修饰壳聚糖溶液中加入配制好的阿霉素溶液和聚多巴胺溶液,得到阿霉素-叶酸-壳聚糖;最后最后将核酸适配子AS1411与阿霉素-叶酸-壳聚糖混合,离心,冷冻,干燥,得到阿霉素纳米微粒。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以叶酸修饰壳聚糖为载体的阿霉素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阿霉素溶于水中,配得浓度为4-6wt%的阿霉素溶液;将聚多巴胺溶于水中,配得浓度为2-4wt%的聚多巴胺溶液;将溶液预冷,备用;

2)称取1-1.2g叶酸置于容器中,将其溶解于无水DMSO,然后加入0.67-0.77g EDC和0.4-0.5g NHS,在室温下于暗室搅拌1-3h使叶酸充分溶解;

在步骤2)中,加入EDC和NHS的作用是活化叶酸表面的羧基。

3)得到了叶酸活性酯的DMSO溶液,溶液为酒红色;

步骤3)中,本发明得到叶酸活化酯,方便进一步与壳聚糖偶联。

4)称取1-1.4g壳聚糖粉末,溶解于1.5-2.5%乙酸溶液中混合均匀,并调节pH=5.5—6.5,超声后得到壳聚糖溶液;

在步骤4)中,加入带正电及生物相容性好的壳聚糖对带负电荷的肿瘤细胞有好的粘附性能。

5)在暗室中,搅拌条件下将壳聚糖溶液缓慢加入40-60mL含叶酸活性酯的二甲基亚砜溶液,室温下避光反应12-18h;

6)然后用1mL注射器逐滴加入NaOH溶液(0.1M),将其pH调至9.0,有黄色沉淀析出;

7)将步骤6)所得反应中产物装入透析袋分别用磷酸缓冲液和去离子水透析48-60h,冷冻干燥后得到叶酸-壳聚糖粉末;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296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