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存储模块智能电子车牌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29950.5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5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海涛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6K19/077;G08G1/0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芯片 内置 射频识别模块 智能电子车牌 字节存储模块 存储模块 电路单元 车牌 读写器 射频识别电子标签 管理应用系统 唯一身份认证 环境适应性 抗冲击能力 保护功能 电子车牌 非法拆解 供电模块 射频单元 双重数据 天线模块 位置标注 防盗性 密封性 天线 灵敏 印刷 身份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双存储模块智能电子车牌,包括物理印刷车牌、射频单元、内置电子芯片、其他电路单元。其特征在于包含双存储模块的电子芯片内置于物理车牌之中。如此设计的电子车牌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唯一的身份标配性、灵敏的防非法拆解性、独一的位置标注性等优点。所述内置电子芯片包括射频识别模块、天线模块、其他电路单元、供电模块、短字节存储模块及长字节存储模块。所述内置电子芯片中的射频识别模块,在使用时其采用有源方式进行工作。与其相关的主要部件(组件)有:射频识别电子标签、读写器、天线及管理应用系统。本发明的智能电子车牌可对车辆进行唯一身份认证,对车辆无任何外观附加影响,具有双重数据保护功能及一定的抗冲击能力,且防盗性强,易于实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车牌,尤其是集成于物理车牌之内的电子车牌或智能车牌。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机动车数量逐年递增,这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但随之而来却造成了交通的拥堵、混乱。另一方面也有不法分子采取非法手段盗取车牌、套用车牌、涂改车牌,私自改装、换装车内其他重要零部件。这些都对车辆的管理、交通秩序的规范及社会安全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现今,经检测合法的车辆都安装有一个唯一物理印刷车牌,如此就赋予车辆一个唯一合法有效身份,这为车辆的管理以及交通运输管理提供了一定的方便。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针对此种易拆解、易伪造、易涂改的物理车牌渐渐突显出了一系列问题。非法手段使得其不能与车辆一一对应,或不能与车辆单一映射,不能作为车辆的有效合法唯一身份之用。如采用伪造套牌车辆造成的违法事件就有可能嫁祸于被伪造伪造套牌车辆,造成“李鬼横行,李逵受祸”,严重扰乱车辆管理与交通秩序。
随着科学技术的深入研究,逐渐出现了一种隶属于“物联网”范畴的电子车牌(电子标签,国外称为“e-Plate”)技术。它给每辆车都赋予了一个唯一的身份,通过“物联网”技术对其身份加以认证。从而可有效防止以上非法、违法行为,且可通过与之匹配的装置联动实时了解道路的车流量情况,并可实现收费道路的不停车收费。
目前电子车牌的实现方案主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将电子车牌制作成类似于卡片的独立载体,与物理印刷车牌独立开来;另一种是将电子车牌集成于物理车牌之中,与物理车牌合二为一。与第一种方案相比,第二种方案由于将电子车牌集成于物理车牌之中,故射频识别时可无遮挡、美观大方、简洁实用,无需额外的空间。但目前几乎所有的电子车牌内部都只是存储了一个车牌识别代码或者车牌号码,而未存储与车辆相关的详细信息,这在一般情况下不影响使用,但若出现极度恶劣天气、不可抗力等因素导致在进行电子车牌识别时无法有效将车牌识别代码或车牌号码传输至管理应用系统,而又需要立即确认车辆详细信息的情况,这时通过仅存储一个车牌识别代码或者仅存储车牌号码电子信息的电子车牌将无法获得车辆的详细有效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解决上述技术缺陷,特别是解决采用电子车牌进行车辆的实时身份认证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双存储模块智能电子车牌,包括物理印刷车牌及内置电子芯片。该内置电子芯片包括射频识别模块、天线模块、其他电路单元、供电模块、双存储模块。所述物理印刷车牌用于智能电子车牌的物理载体;所述内置电子芯片用于实现智能电子车牌的功能,其内置于物理印刷车牌之中。所述内置电子芯片中的双存储模块由短字节存储模块和长字节存储模块组成,短字节模块用于存放车辆的唯一识别码,长字节模块存储车辆识别码、车牌号码、机动车所有人、登记机关、登记日期、车辆类型、车辆识别代码、发动机号码、出厂日期、购买日期等车辆的详细信息。
本发明的双存储模块的智能电子车牌在使用过程中,可采用固定式基站读写器、手持便携式读写器以及车载移动式读写器进行读取,以实时获取车辆的详细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海涛,未经刘海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299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