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预应力索的复合腔体加固结构及其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30116.8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1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赵振江;曹伟飚;沈张勇;乔小雷;杨志豪;管攀峰;李敬江;刘旭阳;夏胜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8 | 分类号: | E21D11/18;E21D11/10;E21D20/02 |
代理公司: | 31214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宇凡 |
地址: | 20023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腔体 加固结构 分块 钢管 预应力索 隧道结构 盾构隧道 管体空腔 连接固定 内部设置 平行作业 限界要求 运营安全 可修复 碳纤维 砂浆 拼接 轻便 灌注 外围 受损 应用 | ||
1.一种采用预应力索的复合腔体加固结构,用于盾构隧道结构的加固,所述盾构隧道结构由若干盾构管片相拼接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腔体加固结构由若干复合腔体分块拼接构成,所述复合腔体分块主体包括钢管,所述钢管的外围包裹有碳纤维,且所述钢管的管体空腔中灌注有砂浆,所述复合腔体分块的钢管内部设置有预应力索,各所述复合腔体分块通过所述预应力索相连接固定并构成整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预应力索的复合腔体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加固结构由若干钢管并排构成,每个所述钢管的管体空腔相独立且朝向一致,并排的若干所述钢管由外围包裹的所述碳纤维相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预应力索的复合腔体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钢管的管体空腔内均设置有预应力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预应力索的复合腔体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一所述复合腔体分块的端部设置有钢板,所述预应力索锚固于所述钢板。
5.一种涉及权利要求1-4所述的采用预应力索的复合腔体加固结构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盾构隧道结构内布置若干复合腔体分块,所述复合腔体分块支撑在盾构管片的内侧;将所述若干复合腔体分块拼装成环;张拉所述复合腔体分块内的预应力索使若干复合腔体分块连成一体;待所述预应力索张拉完成形成预紧力后将预应力索锚固于钢板上;对所述复合腔体分块的钢管的管体空腔进行注浆;从而完成复合腔体加固结构的布置,所述复合腔体加固结构对所述盾构管片加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采用预应力索的复合腔体加固结构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盾构隧道结构纵向在所述盾构管片内侧布置有若干环所述复合腔体加固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采用预应力索的复合腔体加固结构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腔体分块由若干钢管并排构成,所述若干钢管内均设置有所述预应力索,所述预应力索通过对称张拉形成预紧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011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