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ncRNA PEBP1P2的应用、诊断心脏疾病的试剂盒及治疗心脏疾病的药物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30479.1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94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于涛;辛辉;杨艳艳;何兴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83 | 分类号: | C12Q1/6883;A61K31/7105;A61P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袁克来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ncrna pebp1p2 应用 诊断 心脏 疾病 试剂盒 治疗 药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ncRNA PEBP1P2的应用、诊断心脏疾病的试剂盒及治疗心脏疾病的药物,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与心脏疾病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 PEBP1P2,其c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qRT‑PCR分析显示LncRNA PEBP1P2在冠心病患者、损伤的大鼠颈动脉组织中下调,通过对LncRNA PEBP1P2进行特异性的检测能达到诊断心脏疾病的目的。同时,通过过表达LncRNA PEBP1P2能够有效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过度增殖和表型转换。提示LncRNA PEBP1P2有望为临床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意义的生物学指标,并为抗心脏疾病的设计提供新的作用靶点和新思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LncRNA PEBP1P2的应用、诊断心脏疾病的试剂盒及治疗心脏疾病的药物。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习惯改变、人口老龄化、环境变化,我国心血管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患病率持续上升。据推算,我国CVD现患病人数为2.9亿,其中高血压2.7亿,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00万,肺心病500万,心衰450万,风心病250万,先心病200万。在我国,CVD的死亡率高于肿瘤和其他疾病,居首位。CVD死亡占全部死因的43.8%左右,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因为CVD。相应地,心血管病住院费用也在快速增长,自2004年,年均增长速度远高于GDP增速。心血管病流行广,病程长,负担大,致死致残率高。因此,CVD的防治已成为当今社会所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加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已刻不容缓。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导致CVD的主要原因。作为一种慢性进行性炎症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为中动脉和大动脉血管壁的多灶性结构改变,最终导致AS斑块的形成。其发病机制包括:内皮功能障碍和活化;单核细胞及巨噬细胞黏附、活化和迁移;局部氧化应激;脂质沉积;细胞外基质合成;平滑肌细胞迁移;斑块的增殖和新生血管形成等众多环节。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起始和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正常动脉的平滑肌细胞表达一系列平滑肌细胞标记物,包括平滑肌细胞肌球蛋白重链(SMHC)、22kDa平滑肌细胞谱系限制性蛋白(SM22α)、α-SMA、CNN1等。在体外培养和动脉粥样硬化中,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这些标志物的表达下降,并获得了增殖、迁移和分泌各种细胞外基质蛋白和细胞因子的能力。血管平滑肌细胞进行表型转换也可以获得巨噬细胞标记和特性,这种表型转换长期以来被认为对动脉粥样硬化至关重要。因此,研究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具有重要作用。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转录本,没有蛋白质编码能力,其广泛参与发育、分化和致癌等多种生物学过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长链非编码RNA对维持心血管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心血管中的LncRNA异常表达与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将LncRNA作为心血管疾病治疗的靶点,开发相关药物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一条LncRNA可作用于多个靶点,影响多个信号通路,调节多个参与调控心血管病基因的表达,从整体上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另外,由于LncRNA在病理状态下差异表达,因此可以通过检测其表达水平来预测和诊断疾病。
对于心血管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现状,仍有很大未知的领域,仍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研究,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LncRNA PEBP1P2在制备诊断和/或治疗心脏疾病的产品中的应用,以至少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诊断心脏疾病的试剂盒,以实现心脏疾病的有效诊断。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心脏疾病的药物,以实现心脏疾病的靶向治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未经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04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