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心纺负压牵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30495.0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42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宋宝祥;吴龙涛;王亚飞;陈太照;陈凯;吴子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亿茂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7/00 | 分类号: | D01D7/00;D01D5/14 |
代理公司: | 武汉卓越志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66 | 代理人: | 胡婷婷 |
地址: | 2238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心 纺负压 牵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心纺负压牵引装置,包括多孔隔板、负压产生装置和漏斗空腔,负压产生装置与漏斗空腔相连为大面积的纤维收集板提供负压吸力,并通过多层孔径逐渐变化的多孔隔板使得所提供的负压对纤维收集面板各部位的牵引吸附力分布更为均匀。本发明通过简易的结构一方面利用负压对纤维的二次牵引,加快纤维固化成型及纤维下落的速度,以使得纤维粗细和分布更均匀,生产过程效率更高;另一方面通过负压的牵引作用,引导纤维的收集并吸收多余的挥发溶剂、越界纤维等杂质,提升生产安全性及成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织造织物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心纺负压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非织造织物或称无纺织物和无纺布,它是直接利用高聚物切片、短纤维或长丝将纤维通过气流或机械成网,然后经过水刺,针刺,或热轧加固,最后经过后整理形成的无编织的布料,相较于传统的织造物,非织造织物突破了传统的纺织原理,其生产效率高、工艺流程短、成本低、用途广且兼具质轻、柔软、抗菌、环保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而非织造织物生产这一相较于传统纺织业而言的新兴产业,因此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随着非织造织物的需求增多,其制备技术也越来越多,而离心纺丝作为制备长短纤维以进一步通过物理或化学黏合成毡的技术手段,其相较于同样使用外力拉长并固化高分子流体的静电纺丝技术的需要施加高成本且不安全的高压电场,生产效率低下,生产装置复杂且昂贵等几个固有缺点,其通过高速旋转的装置产生的离心力和剪切力将聚合物熔体或溶液在喷丝孔处克服原料黏度和表面张力甩出而形成纤维的过程简单方便、成本低、效率高以及安全性高的特点,愈发得到人们关注;然而离心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同样存在以下几个缺点等待后续技术优化及解决:离心力拉伸流体的过程中,纤维破裂不够均匀;由于主要依靠离心力进行拉伸流体,导致纤维落点不稳定,成品边缘平整性欠佳;当前较为成熟的溶液离心纺过程中的挥发的溶剂污染问题;成品纤维过轻,高速旋转的喷头对空气产生的风动使纤维飘逸,容易产生并丝缠绕,平板收集稳定性欠佳。
中国发明专利CN201610670087.2公开了一种离心纺丝装置,其包括底座、可升降及平移的支架、给液系统、流量控制模块、出液口、进液口、轴承、固定于支架的喷丝器、喷丝孔、集丝器、驱动装置、转动轴、升降固定装置、水平移动装置、控制器和输液管;出液口上固定设置流量控制模块,控制器分别与流量控制模块和驱动装置电连接。这一发明可实现集丝器与喷丝器在轴向方向的相对运动,提高单次生产成品的接收面积,提高生产效率,且实现转速与流量的自动控制,灵活设置不同喷丝要求,保证喷丝连续稳定,另外也实现连续供料,便于批量化生产,但以上优点更多的是在量上的优化,对于质的改进涉及不多。
因此亟需一种辅助装置,通过较为简单的装置改进,在现有的离心纺生产设备的基础上,对离心纺的生产过程及生产成品质量进一步优化,使得离心纺效率更高,纤维粗细更为均匀,成品边缘更为平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较为简易的离心纺负压牵引装置,一方面利用负压对纤维的二次牵引,加速纤维成型及下落速度以使得纤维粗细更均匀,生产过程效率更高;另一方面通过负压的吸引作用,引导纤维的收集并吸收多余的挥发溶剂、越界纤维等杂质,使得生产更为安全,成品边缘更为平整。
为了实现上诉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离心纺负压牵引装置,包括收集装置、多孔隔板和负压产生装置,所述多孔隔板固定安装于收集装置的上端面,且其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第一气孔,所述收集装置下端固定连接有风筒,所述风筒与所述负压产生装置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依次设置于所述多孔隔板下端的第一多孔隔板和第二多孔隔板,所述第一多孔隔板表面以25mm-30mm的孔中心间距均匀分布有孔径为3mm-5mm的第二气孔,所述第二多孔隔板表面以40mm-50mm的孔中心间距均匀分布有孔径为10mm-20mm的第三气孔,且第一气孔孔径为1.5mm-2.5mm,并以10mm-20mm的孔中心间距均匀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亿茂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亿茂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04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却液槽、凝胶纺丝方法、纤维及高强度聚乙烯纤维
- 下一篇:乙烯聚合物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