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细化釉化用钢晶粒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31230.2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50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朱鸣芳;邹鑫熠;王宁;潘敏;安栋;蒋鸣;戴挺;布鲁斯·克拉考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B37/74 | 分类号: | B21B37/74;B21B37/58;B21B37/00;B21B45/02;C22C38/16;C22C38/14;C22C38/12;C22C38/06;C22C38/04;C22C38/02;C21D8/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李倩 |
地址: | 211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化 化用 晶粒 方法 | ||
1.一种细化釉化用钢晶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钢锭放入1150±50ºC的高温感应炉中保温2~3小时;
(2)去除步骤(1)保温后出炉的钢锭表面的氧化皮,然后将钢锭放置于轧机上,进行六道次轧制得到轧制钢材;进行六道次轧制前,先使轧辊间距大于钢锭的厚度,空过一道次轧制后再进行六道次轧制;六道次轧制过程中,各道次的开轧温度为:第一道次1007ºC,第二道次1005ºC,第三道次1005ºC,第四道次846ºC,第五道次844ºC,第六道次841ºC;六道次轧制过程中,从第一道至第六道次的轧辊间距依次为60 mm、45 mm、32 mm、15 mm、6 mm和2.3mm;六道次轧制过程中,从第一道至第六道次的压下率依次为:25%、25%、28.9%、53.1%、60.0%和61.7%;
(3)将步骤(2)中第六道次轧制结束后的钢材置于连续水冷装置中进行冷却,水冷冷速为18.2ºC /s,经水冷装置后钢材的出水温度为467~479ºC,待钢材温度降至与出水温度一致后进行空冷冷却至室温;
所述钢锭的成分为:0.0687 wt.% C,0.505 wt.% Si,1.236 wt.% Mn,0.0514 wt.% P,0.0264 wt.% Al,0.1617 wt.% Cu,0.0625 wt.% Nb,0.0033 wt.% S,0.0023wt.% N,0.0015wt.% Ti,0.0022wt.% Sn,0.001wt.% B,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123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