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配电网分布式供电恢复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31532.X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5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博;李瑜;胥超;万旭;刘爱军;温鲁平;苗垒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市历城区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13/00 |
代理公司: | 37105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先凯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网络模块 联络开关 配电网络 停电 模块发送指令 网络拓扑信息 配电网 电气量信息 分布式供电 直接电连接 智能配电网 闭合操作 存储终端 独立运行 分段开关 供电恢复 恢复系统 开关模块 开关属性 下游终端 信息模块 终端存储 终端信息 自身信息 电连接 存储 发送 指令 终端 上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配电网分布式供电恢复系统,通信网络模块,通过STU模块中包括的N(N大于2)个STU将配电网络模块与通信网络模块电连接,且通过STU模块向配电网络模块发送指令;配电网络信息模块,包括,网络拓扑信息、电气量信息和开关属性信息;并执行通信网络模块通过STU发送的指令;开关模块,包括:分段开关和联络开关,所述联络开关用于将配电网分为独立运行部分,且所述联络开关直接电连接非故障停电区,进行闭合操作实现对非故障停电区进行供电恢复,每个所述STU均可通过自身终端存储自身信息,且所述STU还可以通过存储终端中的上游终端或者下游终端存储相邻STU的终端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电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配电网分布式供电恢复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配电网是智能电网的关键组成部分,其供电可靠性直接反映了对用户的供电能力,故障会降低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配电网故障后必须尽快恢复非故障停电区的供电;配电网供电恢复是指在故障隔离后,通过计算在满足约束的前提下得到供电恢复策略,然后闭合或断开供电恢复策略中相应的联络开关或分段开关,快速恢复停电区的负荷供电的过程,故障后的快速供电恢复,能减少停电时间和对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
目前的市场上的供电恢复系统恢复供电存在着无法并行、同时对多路故障进行恢复供电问题,导致持久的供电故障带来很大的不安全因素,随着配电网规模越来越大,现有的供电恢复方法越来越难以满足现有供电领域的要求,基于目前的技术情况,急需对现有技术进行改革。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无法并行、同时对多路故障进行恢复供电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配电网分布式供电恢复系统。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配电网分布式供电恢复装置,包括:
通信网络模块,通过STU模块中包括的N个STU将配电网络模块与通信网络模块电连接,且通过STU模块向配电网络模块发送指令;
配电网络模块,包括,网络拓扑信息、电气量信息和开关属性信息,执行通信网络模块通过STU发送的指令;
开关模块,包括:分段开关和联络开关;
所述分段开关包括闭合分段开关和断开分段开关
所述联络开关包括所述联络开关两端均连接同一条馈线的本级联络开关,
所述联络开关还包括所述联络开关两端连接不同的馈线的一级联络开关;
所述联络开关还包括二级联络开关,所述二级联络开关两端分别于一级馈线和二级馈线电连接;
所述联络开关用于将配电网分为独立运行部分,且联络开关直接电连接非故障停电区,进行闭合操作实现对非故障停电区进行供电恢复;
配电馈线,包括为非故障停电区故障前提供电源支撑的本级馈线;
还包括为故障前不向非故障区域提供电能但可通过闭合联络开关为非故障停电区提供电能支撑一级馈线;
还包括与一级馈线通过联络开关相连的非本级馈线的二级馈线;
STU模块,包括N个(大于2)STU,所述STU模块中包括的N个STU将配电网络模块与通信网络模块电连接,
STU分散安装在配电网各独立开关处,且每个STU附近均对应安装有存储终端,存储终端包括上游终端、自身终端和下游终端,上游终端和下游终端均设有节点,且STU的下游终端节点与后一个相邻STU的上游终端节点之间设有支路,该支路用于相邻STU的终端交互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市历城区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市历城区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15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