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3D打印的多孔模型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31584.7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79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蔡方舟;丁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凯利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董磊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打印 多孔 模型 建模 方法 | ||
1.一种基于3D打印的多孔模型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输入待多孔化实体框体,定义多孔单胞结构的类型并生成所述多孔单胞结构,根据所述多孔单胞结构的单胞连接杆的轴线,定义和存储所述多孔单胞结构的单胞几何参数以及三角面片的拟合精度;
根据所述待多孔化实体框体的框体几何参数,使多孔单胞结构形成多孔化特征结构;
利用所述待多孔化实体框体将所述多孔化特征结构形成多孔化实体结构;
对所述多孔化实体结构赋予所述单胞几何参数,形成具有连接杆几何特征的多孔实体模型;
根据所述拟合精度在所述多孔实体模型上拟合所述三角面片,形成可以加工或增材制造的多孔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多孔模型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单胞结构的几何参数包括单胞的外接多面体体积,所述单胞连接杆的横截面形状,所述单胞连接杆的直径,所述单胞连接杆与单胞连接杆相交处的倒角,所述多孔单胞结构的孔隙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多孔模型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据所述待多孔化实体框体的框体几何参数,使多孔单胞结构形成多孔化特征结构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待多孔化实体框体的框体几何参数,采用矩形阵列的方式,将所述多孔单胞结构阵列为所述多孔化特征结构;
或
根据所述待多孔化实体框体的几何特征,采用随型映射的方式,使所述多孔单胞结构形成所述多孔化特征结构;
其中,所述待多孔化实体框体的框体几何参数包括半径、高度、宽度、长度;
所述多孔化特征结构的各结构几何参数均不小于待多孔化实体框体的框体几何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多孔模型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利用所述待多孔化实体框体将所述多孔化特征结构形成多孔化实体结构具体包括:
将所述待多孔化实体框体裁剪所述多孔化特征结构,形成与待多孔化实体框体的框体几何参数相同的所述多孔化实体结构;
或
用所述多孔单胞结构填充所述待多孔化实体框体的内部封闭区域,形成与待多孔化实体框体的框体几何参数相同的所述多孔化实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多孔模型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所述多孔化实体结构赋予所述单胞几何参数,形成具有连接杆几何特征的多孔实体模型之后包括步骤:
预览所述多孔实体模型;
当所述多孔实体模型有误时,对所述框体几何参数和/或单胞几何参数进行修改。
6.一种多孔模型建模系统的计算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模块,用于输入待多孔化实体框体,多孔单胞结构的类型;
定义模块,与所述输入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多孔单胞结构的单胞连接杆的轴线,定义和存储所述多孔单胞结构的单胞几何参数以及三角面片的拟合精度;
生成模块,分别与所述输入模块、定义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待多孔化实体框体的框体几何参数,使多孔单胞结构形成多孔化特征结构;用于利用所述待多孔化实体框体将所述多孔化特征结构形成多孔化实体结构;用于将所述多孔化实体结构形成具有连接杆几何特征的多孔实体模型;用于根据所述拟合精度在所述多孔实体模型上拟合所述三角面片,形成可以加工或增材制造的多孔模型;
赋值模块,分别与所述输入模块、定义模块、生成模块连接,用于对所述多孔化实体结构赋予所述单胞几何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孔模型建模系统的计算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预览模块,用于预览所述多孔实体模型;
选择模块,用于选择采用矩形阵列的方式,将所述多孔单胞结构阵列为所述多孔化特征结构,或选择采用随型映射的方式,使所述多孔单胞结构形成所述多孔化特征结构。
8.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多孔模型建模方法。
9.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多孔模型建模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凯利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凯利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158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