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控集群掉电后的数据恢复方法及相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31587.0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39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07 | 分类号: | G06F11/07;G06F11/10;G06F1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高勇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群 掉电 数据 恢复 方法 相关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双控集群掉电后的数据恢复方法,包括:根据rootNode信息恢复元数据对象;恢复控制器掉电前保存至磁盘中的数据结构;将写模式设为LOGGING模式,确定所述双控集群的集群主节点;控制所述集群主节点根据所述数据结构将掉电前内存中数据下刷至所述磁盘中;将写模式设为CACHING模式,完成数据恢复。本申请提高了双控集群的数据安全可靠性,保证双控集群的高可用性。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双控集群掉电后的数据恢复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一种双控服务器,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服务器集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控集群掉电后的数据恢复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存储系统作为所有计算机相关业务的底层基础,对于其可靠性的要求十分高,因此在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高可用性。一般通过集群方式来保障。一个集群中具有多个控制器(本申请以一个集群中有两个控制器为例),当其中的一个控制器发生故障无法提供服务时,存活的控制器需要接管故障控制器的所有业务,在该过程中上方业务不允许停止。
元数据是一个全闪存储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针对一般I/O业务,需要管理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即LP)的映射关系,针对垃圾回收功能,需要管理物理地址到逻辑地址(即PL)针对支持的重删功能,则需要管理I/O的指纹值到物理地址(即HP)的映射关系。
因为针对一个I/O,需要多次修改LP,PL,HP等操作,因此需要事务进行保证其原子性。对于元数据模块,又需要通过读缓存和写缓存进行性能提高,因此在考虑高可用性的时候流程十分复杂。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控集群掉电后的数据恢复方法、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一种双控服务器,能够有效实现掉电数据保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双控集群掉电后的数据恢复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rootNode信息恢复元数据对象;
恢复控制器掉电前保存至磁盘中的数据结构;
将写模式设为LOGGING模式,确定所述双控集群的集群主节点;
控制所述集群主节点根据所述数据结构将掉电前内存中数据下刷至所述磁盘中;
将写模式设为CACHING模式,完成数据恢复。
其中,根据rootNode信息恢复元数据对象之前,还包括:
从磁盘中的逻辑地址中划分预设区域作为ROOT区,用于保存rootNode信息;
其中,所述rootNode信息包括Lun ID、CRC校验值和MagicNumber。
其中,根据rootNode信息恢复元数据对象包括:
遍历元数据区地址,读取所述ROOT区的两个内存副本到内存;
对所述内存副本分别进行副本校验;所述副本校验包括利用所述CRC校验值进行CRC校验、利用所述MagicNumber进行MagicNumber校验,所述CRC校验和MagicNumber校验均校验通过视为所述内存副本校验通过;
若两个所述内存副本均校验通过,选择时间戳在后的内存副本恢复元数据对象;
若两个所述内存副本仅一个校验通过,选择校验通过的内存副本恢复元数据对象。
其中,确定所述双控集群的集群主节点包括:
根据掉电时间戳确定集群主节点;
其中,掉电时间在后的控制器为所述集群主节点;
若两个控制器的掉电时间戳相同,根据预先设置确定集群主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15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恢复的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下一篇:存储器控制器及其操作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