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煤电厂锅炉在线实时燃烧优化技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32276.6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47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何翔;马达夫;周文台;吕为智;王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N5/00 | 分类号: | F23N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柏子雵 |
地址: | 2011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煤 电厂 锅炉 在线 实时 燃烧 优化 技术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种燃煤电厂锅炉在线实时燃烧优化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为开环的在线燃烧优化指导方法,不影响DCS正常运行,在对运行数据的统计和计算分析基础上,推荐新的燃烧调整方法。机组的运行人员通过直观的数据和画面对比,采纳本发明提供的新的调整方法后,使得锅炉的燃烧组织更加优化,从而让机组在运行中获得经济性提升。本发明涉及燃煤电厂燃烧调整技术领域,可作为机组日常运行中的燃烧优化指导,统计锅炉燃烧方面的主要运行调整方式,并结合在线实时数据分析推荐新的运行调整方式,使得运行过程中锅炉燃烧组织得到优化,实现运行过程中提升机组经济性的目的,这将更有利于燃煤电厂设备运行性能监测、节能减排等工作的开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煤电厂锅炉在线实时燃烧优化的技术方法,属于火力发电厂性能计算与优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能源构成以煤炭为主,目前火电占据所有发电规模的70%左右,根据电力工业中长期发展的最新预测,到2020年,我国装机总容量将达到13.4亿千瓦,其中煤电装机总容量为9.1亿千瓦,预计到2050年,我国火电机组发电方式仍高居所有发电方式的50%。
在发电燃煤领域,目前电站锅炉燃用不同煤种时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燃煤电厂锅炉根据设计煤种衍生出不同的炉型、受热面布置结构、燃烧器及制粉系统的种类,锅炉燃用的最佳煤种为其设计煤种。但实际上,由于我国部分地区煤炭供应和需求一直存在着矛盾,我国煤炭资源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空间上呈现逆向分布的不均衡关系;以及煤炭供应市场变化频繁,由煤炭市场价格决定了电厂每个月甚至每周燃用的煤来源并不相同,沿海一带的电厂甚至采购海外动力煤比如印尼煤、越南煤等。
其次,机组负荷AGC(自动跟踪网调负荷发电模式)运行方式下,机组的负荷随时都在波动,在传统技术路线下,入炉煤的煤种或者不同煤种的掺配比例通常确定后即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变化,但是发电厂最有效益的配煤燃烧方式一定是多烧经济煤种(煤质较差的煤种),那么在高负荷时由于炉膛火焰充满度高,炉膛温度高,此时多烧经济煤种是合适的;相反在低负荷时,炉膛温度低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此时多烧优质煤种是合适的。尽管配煤比例不可能一直变,输煤的技术和实际情况也不可能实现随时配煤比例发生变化,但是做到白天和夜间的配煤不同比例调整是能实现的,那么机组的运行经济性和入炉煤种最佳比例的在线实时获得就显得很必要。
再次,电厂的煤质存在偏离设计煤质,从经济效益考虑采购不同的煤种成为现实。采购的不同煤种存在多样性、时效性等特点。尤其以时效性最为典型,比如采购印尼褐煤,每次来船的褐煤能燃用的时间周期是不同的,那么利用在线实时就可以对锅炉入炉的混煤进行最有效的监测,反之离线模式则有一定的滞后性,为用户提供更具有时效性的服务,就不必当每次入厂煤种发生变化后,电厂就会委托科研院所去进行调试服务。
最后,传统的锅炉燃烧调整试验一般是由科研院所执行,项目结束后,根据燃烧调整的技术内容编制试验报告。但是锅炉入炉煤发生局部变化后,试验报告就不能完全涵盖入炉煤变化后所需的调整;即便入炉煤不发生变化,当锅炉或者辅机进行技改后,烟风、燃烧器、制粉系统等硬件局部技改后,对锅炉制粉和燃烧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故传统的燃烧调整试验的有一定局限性,缺乏及时的对运行人员在线就行燃烧优化的指导。
综上,在传统发电和“互联网+”相结合的大背景下,在线机组能耗实时监测等技术已有报道,当前需要尽快开发锅炉在线实时燃烧优化技术,以改善电站锅炉传统燃烧调整技术的滞后性和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使得传统的电站锅炉燃烧调整试验转变成在线实时燃烧优化技术,实现大数据技术在燃煤电厂中的应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燃煤电厂锅炉在线实时燃烧优化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为开环的在线燃烧优化指导方法,不影响DCS正常运行,在对运行数据的统计和计算分析基础上,推荐新的燃烧调整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22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