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塞拉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33286.1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2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吕思华;郑善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湖县微晶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7/00 | 分类号: | E05F17/00;E05F15/652;E05B81/06;E05B81/40;E05B81/16;E05B77/00;E05B83/36 |
代理公司: | 32223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廖娜;李锋<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211600 江苏省淮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锁 驱动电机 门板 门锁 丝杠 套筒 离合装置 直线移动 停止器 门锁离合机构 反向移动 丝杠螺母 携门架 驱动 反转 车门 门板关闭 门中门锁 驱动丝杠 同轴固定 自动打开 密闭性 塞拉门 滑杆 卡紧 开合 正转 颠簸 移动 恢复 | ||
本发明涉及塞拉门锁领域,公开了一种塞拉门,关闭门板时,驱动电机驱动丝杠正转,丝杠螺母沿丝杠直线移动,带动套筒沿滑杆和携门架底部的门板直线移动,当套筒移动到与门锁离合装置接触时,驱动门锁离合装置将与丝杠同轴固定的待上锁停止器卡紧上锁,实现将门板关闭上锁;打开门板时,驱动电机驱动门锁离合装置与待上锁停止器分离,分离后的待上锁停止器在驱动电机的继续驱动下反转,带动丝杠反转,丝杠螺母沿丝杠反向直线移动,进而套筒带动携门架反向移动,套筒反向移动到与门锁离合机构分离时,门锁离合机构恢复到初始状态。本塞拉门中门锁的上锁和解锁以及门板的开合共用一个驱动电机,避免车门在颠簸运行中自动打开,车门密闭性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塞拉门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塞拉门。
背景技术
目前,公交车门、地铁门或高铁门通常使用塞拉门,塞拉门封闭性良好,占用空间少,使得整体车型美观大方,塞拉门的门锁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塞拉门的安全性和封闭性,为了提高塞拉门的安全性,领域内的研究人员主要将研究的对象放在塞拉门锁的结构上。
目前使用的塞拉门锁结构通常是在车门关闭时,通过车架上的一个导轨,将门锁上的一个导轮导入该导轨内,通过这个导轨来限制门锁的移动,而门锁固定在车门上,这样就限制车门的移动,从而达到锁门的目的。但是这种门锁结构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为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路面坑坑洼洼的情况时有出现,门锁上的导轮会在导轨内来回滚动,这样会导致车门封闭性较差,在高速运行时气流会从门缝中进入车内,影响乘客乘车体验;震动较大时甚至会出现导轮从导轨内原路返回滑出的现象,这样就导致车门会被自动打开,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还有一些塞拉门锁虽然能够避免在震动颠簸时车门自动打开的问题,但是通常车门的开合以及门锁的上锁与解锁分别需要一个驱动机构,即整套车门需要至少两套驱动电机,一套用于驱动门锁上锁和解锁,另一套用于驱动车门的开合,无疑增加了成本,且车门结构复杂。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塞拉门,门锁的上锁与开锁以及车门的打开与闭合共用一个驱动电机,且本塞拉门的门锁能够有效避免锁紧后的车门在颠簸运行中自动打开,锁紧后的车门密闭性良好。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塞拉门,包括门锁离合装置、驱动电机、丝杠、丝杠螺母、导轨、至少一个最多两个门板以及与所述门板数量相等且配套使用的携门架和滑杆,所述滑杆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塞拉门上方的托盘两侧且水平位于所述丝杠的下方,所述丝杠的一端与所述托盘的一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待上锁停止器同轴固定,且所述丝杠水平位于所述门板的正上方;若所述门板为一个,则所述携门架的顶端与所述丝杠螺母固定连接,中部通过套筒套设在所述滑杆上,底部与所述门板固定连接;若所述门板为两个,则所述塞拉门还包括门板同步装置,第一携门架的顶端与所述丝杠螺母固定连接,中部通过第一套筒套设在第一滑杆上,底部与第一门板固定连接;第二携门架的顶端通过第二套筒套设在第二滑杆上,底端与第二门板固定连接;所述门板同步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门板和所述第二门板同步开合;所述丝杠螺母与所述丝杠螺纹连接,与所述第一套筒与固定在车架上的所述导轨之间通过导轮滚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门锁离合装置均固定在所述托盘上,所述门锁离合装置用于在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门板或所述第一门板和所述第二门板闭合或打开时,将所述门板或所述第一门板和所述第二门板上锁或解锁。
进一步地,所述门锁离合装置中包括设置在所述托盘上的上锁机构和解锁机构,所述驱动电机用于在驱动所述门板或所述第一门板和所述第二门板闭合或打开的同时,驱动所述上锁机构上锁或驱动所述解锁机构将所述上锁机构解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湖县微晶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金湖县微晶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32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