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高比刚度的复合材料与金属组合板壳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33522.X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50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马威猛;国兆普;刘胜;杨晖;满延进;朱守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1D25/24 | 分类号: | F01D25/24;F02C7/24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王雪芬 |
地址: | 10007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刚度 复合材料 金属 组合 结构 | ||
1.一种耐高温高比刚度的复合材料与金属组合板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壁板(1)、中间框板(2)、外壁板框(3)、框格盖板(4)和隔热填充物(5);外壁板框(3)和多个框格盖板(4)连接组成外壁板总成;隔热填充物(5)填满中间框板(2)的框格空间;
所述中间框板(2)整体插入内壁板(1)的加强肋(12)上对应的槽道(13)、以及外壁板框(3)的加强肋上对应的槽道中,并在中间框板(2) 侧面的上下连接孔(20)位置连接固定,框格盖板(4)的厚度与外壁板框(3)的框格窗口下陷深度一致,框格盖板(4) 安装进框格窗口内之后,在框格盖板(4)的外壁连接孔(40)位置通过铆钉连接框格盖板(4)与外壁板框(3)以封口,安装后外壁板框(3)外表面与框格盖板(4)外表面平齐;
所述内壁板(1)包括薄壁(11)、加强肋(12)、槽道(13)以及侧壁连接孔(10);薄壁(11)作为内壁板(1)的底板,加强肋(12)生长在薄壁(11)上,为纵横垂直布置的井字结构,且与中间框板(2)的中间板(22)位置对应,加强肋(12)与薄壁(11)形成为一体,加强肋(12)的宽高比满足所选复合材料的要求,每条加强肋(12)上正中均开有槽道(13),槽深满足内壁板(1)与中间框板(2)的连接要求,槽宽比中间框板(2)厚度大,呈间隙配合,槽宽不超过中间框板(2)厚度的1.1倍,每条加强肋(12)侧面均布多个侧壁连接孔(10),侧壁连接孔(10)与中间框板(2)的连接孔(20)位置一一对应,且连接固定;内壁板(1)的材料为碳纤维增韧的陶瓷基复合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板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框板(2)包括边缘板(21)、中间板(22以及连接孔(20);中间板(22)为纵横垂直布置的井字结构,边缘板(21)位于中间板(22)的外围,连接孔(20)均布于中间板(22)上;边缘板(21)侧面局部增厚以在装配时与内壁板(1)、外壁板框(3)侧面保持一致;中间框板(2)的材料为复合材料或金属材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板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板框(3)包括薄壁、加强肋、槽道、连接孔,还包括多个框格窗口(31);外壁板框(3)的薄壁作为其内壁板的底板,加强肋生长在薄壁上,为纵横的井字结构,且与中间框板(2)的中间板(22)位置对应,加强肋与薄壁(11)形成为一体,每条加强肋上均开有槽道,每条加强肋侧面均布多个连接孔,连接孔与中间框板(2)的连接孔(20)位置一一对应,且连接固定;在外壁板框(3)的加强肋形成的框格中心均开有方形框格窗口(31),框格窗口(31)与框格盖板(4)连接,在封闭隔热填充物(5)的同时使整个组合板壳结构形成盒式结构;外壁板框(3)的零件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起蒙皮作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板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框板(2)整体插入内壁板(1)的加强肋(12)上对应的槽道(13)、以及外壁板框(3)的加强肋上对应的槽道中之后,在中间框板(2)侧面的上下连接孔(20)位置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板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框板(2)整体插入内壁板(1)的加强肋(12)上对应的槽道(13)、以及外壁板框(3)的加强肋上对应的槽道中之后,在中间框板(2)侧面的上下连接孔(20)位置通过铆钉连接固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板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连接孔(10)与中间框板(2)的连接孔(20)位置采用螺栓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板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板(1)的具体材料体系,包括组分和制备工艺,以及薄壁(11)、加强肋(12)的具体尺寸按照结构件所要承受的温度和压力载荷优化分析确定。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板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22)的板高以及纵横间距的尺寸参数通过基于刚度要求的优化分析确定。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板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框板(2)的材料体系以及具体几何特征尺寸根据该中间框板(2)的温度和压力载荷优化分析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未经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352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