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CB接合式铣刀及其成型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34170.X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7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王颖康;王志荣;杨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鼎泰高科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5/10 | 分类号: | B23C5/10 |
代理公司: | 12201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潘俊达;王滔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刀柄部 刀头部 刀刃 螺旋槽 铣刀 刀具技术领域 节约生产成本 工作效率高 成型工艺 使用寿命 铣刀结构 相邻设置 依次连接 接合式 圆台型 刀柄 焊接 | ||
本发明属于刀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CB接合式铣刀,包括刀柄部和刀头部,所述刀头部通过焊接与所述刀柄部连接,所述刀头部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三部分依次连接,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刀柄部连接,所述第二部分为圆台型,所述第三部分设置有螺旋槽和刀刃,所述螺旋槽与所述刀刃相邻设置,所述刀刃设置有缺口。该铣刀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工作效率高。此外,还提供了一种该铣刀的成型工艺,以循环使用刀柄,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同时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刀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CB接合式铣刀及其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通常对接式PCB切削刀具是由高硬度的碳化钨棒材的刀刃部位与一段不锈钢棒材的刀柄部所对接构成,其刀具在PCB基板上实施切割钻孔作业后,将造成刀刃部位的磨损或断裂。
现有技术中,PCB切削刀具的刀刃部分设计不合理,刀刃极易受到磨损而损坏,导致刀具的使用寿命短;且在PCB铣刀的刀刃部位破损后,会将整支刀具当成报废品丢弃,然后花比较高的成本购买新的刀具以维持正常生产,这种生产方式会导致资源浪费,且增加了生产成本,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综上可知,相关技术存在缺陷,亟待完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PCB接合式铣刀,刀具的刀刃部分散热性能好,且更容易排除碎屑,从而延长了刀具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PCB接合式铣刀,包括刀柄部和刀头部,所述刀头部通过焊接与所述刀柄部连接,所述刀头部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三部分依次连接,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刀柄部连接,所述第二部分为圆台型,所述第三部分设置有螺旋槽和刀刃,所述螺旋槽与所述刀刃相邻设置,所述刀刃设置有缺口。在实际应用中,刀柄部采用钨钢合金再生棒料,刀头部采用钨钢合金;在工作中,刀头部对PCB基板进行钻孔加工,刀刃与PCB基板接触,在高速持续摩擦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和碎屑,刀头部在高速旋转时在缺口处会形成局部的气流,有利于刀刃上热量的加速散发,以降低刀刃的磨损速度,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缺口还可以减小刀头部在高速旋转时的空气阻力,有利于加工的顺利进行;同时螺旋槽有利于将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碎屑及时地排出,以便于加工的顺利进行,该铣刀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工作效率高。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PCB接合式铣刀的一种改进,所述缺口的数量至少为2个。这种结构设计增加了刀具加工时的散热效果。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PCB接合式铣刀的一种改进,多个所述缺口规则地分布于所述刀刃。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增加刀具结构的牢固性。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PCB接合式铣刀的一种改进,所述缺口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扇形和多边形中的至少一种。在实际应用中,缺口的形状可以是多种多样,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灵活地设置。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PCB接合式铣刀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部分的直径与所述刀柄部的直径相同。这种结构设计有利将刀柄部的旋转力有效地传递到刀头部,以保证加工时的铣削力度,同时保证工作的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PCB接合式铣刀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三部分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部分的直径。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钻孔加工。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PCB接合式铣刀的一种改进,所述螺旋槽的数量至少为2个。这种结构设计有利排出加工时产生的碎屑。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PCB接合式铣刀的一种改进,所述刀刃的数量至少为2个。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钻孔加工。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PCB接合式铣刀的一种改进,还包括刀尖,所述刀尖与所述刀刃连接。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钻孔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鼎泰高科精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鼎泰高科精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41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