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醇铜配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在乙炔氢氯化反应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34277.4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12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赵佳;李小年;丰枫;张群峰;王赛赛;王柏林;陆金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1/22 | 分类号: | B01J31/22;B01J37/02;B01J37/34;C07C17/08;C07C21/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王兵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合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乙炔 氯化 反应 中的 应用 | ||
1.一种醇铜配合物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醇铜配合物催化剂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制备:
将铜盐和多元醇类化合物混合溶于溶剂中制成混合溶液,然后将多孔固体载体在20~100℃下浸渍于所述的混合溶液中0.5~5h,然后将得到的固体在蓝光照射的条件下加热烘干,即得醇铜配合物催化剂;所述的溶剂为水或乙醇;所述的铜盐中铜元素与多元醇类化合物的质量比例为0.01~50:1;所述的多孔固体载体的加入量以所述的混合溶液中铜元素的质量计为0.01~30g/g;所述的蓝光波长为400~480nm;所述的蓝光照射强度为12~50μW/(cm2·n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醇铜配合物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盐选自硝酸铜、硫酸铜、氯化铜、乙酸铜、磷酸铜、氯化铵铜、酞菁铜或焦磷酸铜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醇铜配合物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醇类化合物选自季戊四醇、乙二醇、1,2-丙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缩二乙二醇、二缩三乙二醇、一缩二丙二醇、三羟甲基丙烷、丙三醇、三羟甲基乙烷、木糖醇或山梨糖醇中的一种或者任意几种的混合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醇铜配合物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的加入量以完全浸没所述的多孔固体载体为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醇铜配合物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溶液中还包括助剂,所述的助剂为金属盐或者离子液体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所述的助剂的加入量以所述的多孔固体载体的质量计为0.1~10g/g;
所述金属盐的阳离子选自Pt、Al、In、Bi、Fe、Mn、Ba、Ca、K、Rb、Sr、Nd、Hf、Pr离子中的一种;阴离子选自SO42-、NO3-、Cl-、I-、Br-、ClO4-、PO43-、SO32-、NO2-、ClO3-中的一种;
所述的离子液体选自下列之一或任意几种的混合物:
a)咪唑类离子液体,其阳离子为二烷基取代的咪唑阳离子或三烷基取代的咪唑阳离子,所述的烷基各自独立选自C1~C16的烷基,其阴离子为卤素离子、四氟硼酸根、六氟磷酸根、硝酸根、硫酸氢根、高氯酸根、二腈胺根、醋酸根、三氟乙酸根、磷酸根或磷酸二氢根;
b)季鏻类离子液体,为三丁基乙基溴化膦、三丁基乙基氯化膦、三丁基己基溴化膦、三丁基己基氯化膦、三丁基己基膦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三丁基乙基膦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四丁基溴化膦、四丁基氯化膦、三苯基乙基溴化膦、三苯基乙基氯化膦、四苯基溴化膦或四苯基氯化膦;
c)季铵类离子液体,为三烷基甲基铵(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或三烷基甲基氯化铵,其中所述的烷基各自独立为C1~C16的烷基;
d)吡咯烷类离子液体,为N-丁基-N-甲基吡咯烷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或N-丁基-N-甲基吡咯烷溴盐;
e)吡咯烷酮类离子液体,为N-甲基吡咯烷酮盐酸盐、N-羟基吡咯烷酮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或N-丁基-N-甲基吡咯烷酮溴盐;
f)哌啶类离子液体,为N-丁基-N-甲基哌啶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或N-丁基N-甲基哌啶溴盐;
g)吡啶类离子液体为N-乙基吡啶溴盐、N-丁基吡啶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或N-丁基六氟磷酸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427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