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苹果渣制备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34285.9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41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琴;常晓明;刑子刚;李印朝;贾振领;杨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砀山海升果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21 | 分类号: | A23L33/21;A23L29/00;A23L5/49;A23P30/30;C12P19/14;C12P19/04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李金标 |
地址: | 235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苹果 制备 不溶性 膳食 纤维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苹果渣制备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方法,涉及膳食纤维加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清洗;(2)干燥;(3)制备固体分散体;(4)酶解;(5)氧化脱色;(6)脱水;(7)高压微波膨化;(8)干燥制粉。本发明以苹果渣作为原料制备水不溶性膳食纤维,不仅实现了苹果渣的合理再利用,提高苹果渣的经济价值;而且制备得到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粒径小,并具有良好的持水性、吸油性和溶胀性,能够作为高品质不溶性膳食纤维而应用于食品加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膳食纤维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苹果渣制备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纤维素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多糖,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含量最多的一种多糖。纤维素含有大量羟基,通过羟基吸附极性水分子使得纤维素具有良好的持水性。一般来说,高品质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水力能够高达10倍以上,在肠道内纤维素能阻断食物残渣并吸收大量水分,膨胀软化粪便,增加分变量,刺激肠道的蠕动,加速粪便的排出,从而起到防治便秘的作用。并且由于其优良的持水力与充盈作用,能增加胃部的饱腹感,从而降低总的食物摄入量,有利于控制体重。
苹果渣是苹果汁加工的下脚料,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尤其是膳食纤维含量较高,可以将其作为一种良好的膳食纤维来源。天然纤维素的分子内和分子间存在着大量的氢键,同时纤维素形态结构和聚集态结构的复杂性以及具有的高结晶度,使得大量可反应的羟基被封闭,溶解困难,纤维素反应性能较低、化学反应的均一性差,这不仅影响到纤维素的利用率,而且还直接影响到纤维素制品的性质和使用性能。
为了提高苹果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利用率,需要在现有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方法上经过改进得到新的加工方法,以利用苹果渣制备高品质的不溶性膳食纤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苹果渣制备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方法,不仅实现了苹果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高效利用,而且所制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粒径小,并具有良好的持水性、吸油性和溶胀性,能够作为高品质不溶性膳食纤维而应用于食品加工。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利用苹果渣制备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清洗:用水清洗苹果渣,除去灰分和水溶性杂糖,并压滤除去水分;
(2)干燥:将清洗后的苹果渣置于烘箱中低温干燥至含水量低于15%,再转入冷冻干燥机中冷冻干燥至含水量低于2%,然后置于烘箱中高温干燥至含水量低于0.05%;
(3)制备固体分散体:利用粉碎机将干燥后的苹果渣制成粗粉,并分散于无水乙醇中,再加入食品级聚谷氨酸,加热至回流状态保温搅拌,然后减压浓缩回收乙醇,浓缩剩余物利用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
(4)酶解:将微粉加水搅拌制浆,并向浆液中加入由纤维素酶、中性蛋白酶和α-淀粉酶组成的复合酶进行酶解,酶解后将浆液离心分离,得到不溶固体;
(5)氧化脱色:向不溶固体中加水,混匀,再加入亚氯酸钠进行氧化脱色,压滤除去溶液,然后加水清洗除去滤渣中残留的无机盐,得到物料;
(6)脱水:将物料用85%乙醇清洗,使纤维快速脱水;
(7)高压微波膨化:利用高压微波膨化技术对物料进行膨化处理;
(8)干燥制粉:对物料进行真空干燥,要求水分≤10%,烘干后进行超微粉碎,要求状态为毛絮状,过筛,即得不溶性膳食纤维成品。
所述低温干燥温度为45~55℃,冷冻干燥温度为-25~-15℃,高温干燥温度为85~95℃。通过低温干燥、冷冻干燥和高温干燥相结合的方式来降低结晶度,破坏木质素和半纤维素所形成的牢固结合层,以利于后续酶与纤维素的接触,从而提高苹果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砀山海升果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砀山海升果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42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