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进的边部断面形状的同板差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34461.9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04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曾建峰;李红梅;周毅;卢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18 | 分类号: | B21B37/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7 | 代理人: | 郑明辉;董艳慧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断面 形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的边部断面形状的同板差控制方法,在现有控制过程中,在距离边部15mm位置点W15的厚度H15与中心厚度Hc的差值在同板差控制阈值区间内的条件下,增加补充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选定边部15mm位置点W15外的位置点W边部,检测W边部处厚度H边部;步骤S2:以H15为厚度基准值,计算H边部与H15的差值;步骤S3:判断差值是否大于标准阈值X,若是则返回步骤1,若否则执行步骤S4;步骤S4:判断同板差控制手段是否已全部投入,若是则返回步骤1,若否则执行步骤S5;步骤S5:周期性提高同板差补充控制手段的投入程度至差值小于X,并返回步骤1。本发明能对边部15mm外位置处的同板差进行自动反馈控制,提高实物质量水平,减少使用异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冶金机械/酸洗轧制过程中的控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边部断面形状的同板差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电工钢板的边缘降(Edge Drop,简称为边降,也称为边部减薄)是电工钢板尺寸的重要参数。因电工钢板需要冲片后叠层使用,如果钢板边降过大,冲出的硅钢片将会有规律地一边厚一边薄,叠片后的定子和转子将会发生很大的尺寸偏差,影响线圈的缠绕和电动机的效能。因此边缘降精度(同板差精度)是电工钢板的一个重要尺寸指标,用户对电工钢板的边降指标都有严格的要求。
边降的传统定义是距离边部100mm位置W100的厚度(H100)减去距离边部15mm位置W15的厚度(H15)的差值,但随着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边降定义已经难以满足要求,时常发生当传统边降的控制水平完全达到机组控制要求时,仍然无法满足用户对断面形状要求的情况。因此目前在生产边缘降要求最高的电工钢产品的冷轧机组均将边缘降概念拓展至同板差,即带钢中心点Wc厚度HC减去距离边部15mm位置W15的厚度H15的差值,即同板差(边缘降)=HC-H15。
现有技术中同板差的控制程序均采用反馈控制系统进行,其主要控制思路为使用带倒角或特殊弧形的工作辊或中间辊通过反馈控制系统对边部减薄区域进行补偿以降低边缘降值。但无论其采用反馈或前馈模式,其思路都是以中心点厚度为基准,边部固定位置的厚度(目前通用冷轧工艺均距离取边部15mm处的厚度H15)与中心点厚度Hc的相对差值为基础进行控制的,能满足单边剪切10-15mm后用户对钢板的质量要求。但随着用户要求的不断提高和成本意识的提升,钢板的切边量降低至约5-7mm,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距离边部5mm到15mm区域的同板差问题显著增多,严重影响了正常使用。
冷轧边部同板差的控制是在热轧来料异常的基础上进行的,目前冷轧工艺条件下选定距离边部15mm位置作为基准点是因为在此位置的现有热轧控制过程已经较为稳定,若选取边部12mm、10mm等更靠近边部的位置作为基准点,控制过程的波动会过大导致系统运行不稳定,故原控制模式下对15mm外更边部位置的同板差未能进行有效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44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