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体发酵的生物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34997.0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4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赵学通;王靓贤;朱永立;李奇;张琪;王斌;李绍董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云叶化肥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微生物发酵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53211 昆明鸿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芃綦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芽孢杆菌 发酵液 微量元素溶液 液体发酵技术 海藻提取物 微生物肥料 玉米面 黄腐酸钾 明胶溶液 无机营养 液体发酵 发酵粉 硅藻土 叶面肥 重量份 混匀 米糠 酵母 淀粉 制备 发酵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发酵的生物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酵母发酵粉渣1000‑2000份、淀粉500‑1000份、玉米面500‑1000份、米糠600‑1000份、硅藻土50‑200份,芽孢杆菌发酵液10‑20份,微量元素溶液5‑20份,20%黄腐酸钾溶液1‑20份,0.1%海藻提取物溶液10‑20份,50%明胶溶液100‑200份;本发明采用液体发酵技术,将芽孢杆菌发酵液与多种有机成分混匀后进行发酵,其中添加无机营养成分,最终形成一种营养全面的微生物肥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体发酵的生物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吸收营养元素的途径主要分为根部吸收和叶面吸收,通过除根部外的营养器官吸收养分的营养方式称为植物的根外营养。而向除根系以外的营养体表面施肥的措施叫根外追肥,也称为叶面施肥。用于叶面施肥的肥料则称为叶面肥料。
由于叶面肥料施于植物的叶表面,由植物叶片直接吸收,不需要通过土壤和根系,减少了营养成分的损耗,因此具有肥效利用率较高、养分吸收快、针对性强、施用方法简单易行等特点,对于处于成熟期,根系功能开始衰退的植株,还能弥补因根系衰退所带来的的影响。由于叶面肥料具有多个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农业中。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与叶面肥料相关的产品已有数百种,已由最初品种单一,成分多为无机营养元素变得更为多元。同时叶面肥料的应用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增产效果也越来越明显。
但是现有的叶面肥普遍使用起来,营养不够全面,有机质欠缺,不能够有效的防止病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液体发酵的生物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液体发酵技术,将芽孢杆菌发酵液与多种有机成分混匀后进行发酵,其中添加无机营养成分,最终形成一种营养全面的微生物肥料。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液体发酵的生物叶面肥,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酵母发酵粉渣1000-2000份、淀粉500-1000份、玉米面500-1000份、米糠600-1000份、硅藻土50-200份,芽孢杆菌发酵液10-20份,微量元素溶液5-20份,20%黄腐酸钾溶液1-20份,0.1%海藻提取物溶液10-20份,50%明胶溶液100-200份;
所述芽孢杆菌发酵液包括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保藏号CGMCC NO.18268;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保藏号CGMCC NO.18269;解淀粉芽孢杆菌,保藏号CGMCC NO.18263。
一种液体发酵的生物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保藏号CGMCC NO.18268;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保藏号CGMCC NO.18269;解淀粉芽孢杆菌保藏号CGMCC NO.18263三种功能株系在无菌条件下分别接种于液体发酵培养基中,于25—37℃条件下培养24—36h活化,然后按10—20Wt%的接菌比例再次接种于另一液体发酵培养基中,于25—37℃条件下扩培24—36h;
步骤2,分别制得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菌液、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菌液、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液;
步骤3,将步骤,2中制得的菌液按体积比1—5:1—5:1—5的比例混匀后,制得芽孢杆菌发酵液;
步骤4,将10—20份步骤3中制得的芽孢杆菌发酵液加入营养源中,添加适量水至淹没原料10cm,通无菌空气搅拌发酵,于25—37℃条件下发酵10—20天;
步骤5,取步骤4完成的产物,经400目筛网,过滤残渣后获取的滤液,即为原液A;
步骤6,将20%黄腐酸钾溶液、微量元素溶液、0.1%海藻提取物溶液、50%明胶溶液按上述比例混匀,即为原液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云叶化肥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微生物发酵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云南云叶化肥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微生物发酵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49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