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排放源监测数据调整排放源清单的空气质量预报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35308.8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6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峰;桑萌;程超;贾智彬;李军;郭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众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6Q10/04;G06Q50/26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温子云;李微微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排放 监测 数据 调整 清单 空气质量 预报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排放源监测数据调整排放源清单的空气质量预报方法和装置,该方法获取排放监测数据及其统计规律;基于统计规律预测排放源数据;当排放源实时监测数据不符合统计规律时,分情况对排放源数据进行修正:如果判定排放源监测设备出现设备故障或通信故障,则仍采用基于统计规律获得的排放源数据;如果根据环境监测数据确定是企业生产原因时,按原因分类进行排放源数据修正;最后,采用当前排放源数据替换排放源清单中相应排放源的内容,将调整后排放源清单、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气象场预报数据输入到空气质量预报系统中,获得空气质量预报结果。使用本发明,污染源排放变化能够及时反映到排放源数据,从而提高空气质量预报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质量预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排放源监测数据调整排放源清单的空气质量预报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是基于排放源清单、气象场预报数据和环境监测数据等,应用空气质量预报数值模式来模拟未来的大气污染物分布和演变,从而预报空气质量的方法。
当前空气质量预报技术所采用的排放源清单数据是基于对污染源的调查和资料处理。排放源清单编制是根据相应的法规、规范和技术方法,对清单编制区域内的排放源进行初步摸底调查,明确当地排放源的主要构成,选取合适的排放源分类级别,以确定源清单编制过程中的活动水平数据调查和收集对象。数据的调查收集过程应与现有数据统计体系结合,优先从环境统计、污染源普查等数据库中获取相关信息。根据排放源燃烧类型、燃料类型、排放系数、环保措施等信息,采用数学模型进行直接和间接估算。
可见,由于排放源清单编制过程需要大量的调查工作,因此费时费力,编制周期长。在实际应用于空气质量预报时,就可能因产业调整导致的污染源排放变化不能及时反映到排放源清单数据中,影响预报准确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排放源监测数据调整排放源清单的空气质量预报方法和装置,污染源排放变化能够及时反映到排放源数据,从而提高空气质量预报准确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利用排放源监测数据调整排放源清单的空气质量预报方法,包括:
步骤一、从安装有监测设备的排放源获取排放参数监测数据,统计排放参数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生成统计规律;
步骤二、在需要进行空气质量预报时,基于步骤一获得的统计规律中指示的预报时段(t0,t1)的排放参数,计算(t0,t1)时段的排放源数据S(t0)~S(t1);
步骤三、获取排放参数的实时监测值,当实时监测值表明当前排放源排放变化不符合统计规律,则分情况对所述排放源数据S(t0)~S(t1)进行修正:
情况a、如果判定排放源监测设备出现设备故障或通信故障,则仍采用步骤二基于统计规律获得的排放源数据S(t0)~S(t1);
情况b、调用以排放源为基点的设定范围内的环境监测数据,如果环境监测数据的变化趋势与实时监测排放参数的变化趋势相同,则认为是企业生产原因导致数据反常;此时,接收来自外部的企业生产原因信息:如果是企业偷排,则基于实时监测排放参数进行外推并计算新的排放源数据S(t0)~S(t1);如果是企业停产,则将排放源数据S(t0)~S(t1)中停产企业对应排放源的排放量设为0;如果是事故性排放,则根据事故类型将排放源作为瞬时源或连续源,根据排放源类型确定排放量Sp,替换基于统计规律获得的排放源数据S(t0)~S(t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众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众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53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