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功耗和EMI的电力终端指纹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36423.7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02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冀晓宇;徐文渊;迟悦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G06K9/6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万尾甜;韩介梅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功耗 emi 电力 终端 指纹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功耗和EMI的电力终端指纹构建方法。该方法利用功耗和EMI信号来构建电力终端的指纹,包括如下步骤:1)采集电力终端的功和EMI数据;2)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3)提取样本关键特征并归一化,得到特征向量;4)采用特征向量训练分类器,得到终端指纹。本发明可以根据EMI数据和功耗的特征生成的指纹是否与该设备指纹匹配,从而对电力终端设备做出认证。该方法可以有效应对目前的伪终端攻击,同时不需要添加额外的硬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网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功耗和EMI的电力终端指纹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各行业的正常运行均无法离开电网,然而,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智能电网的出现在给运营部门及用户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如已在国外爆发的“震网”和“黑色能量”病毒为代表的网络安全攻击事件,虽然还未对我国造成重大损失,但已敲响我国工控安全保障工作的警钟。智能电网终端作为电网的数据采集端元和底层控制单元,在智能电网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旦遭到恶意攻击和控制,轻则造成数据不可靠、个别用户断电或是隐私泄露,重则引起大面积断电事故。总结起来,智能电网终端主要面临的威胁包括:
1)伪终端安全威胁,攻击者通过假冒身份,利用伪终端在配电自动化工作主站和配电智能终端之间篡改、发布虚假信息来使终端无法正常工作,或是劫持终端和配电自动化主站之间的明文通信数据,获取隐私数据。
2)物理安全威胁:包括人为的损坏及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攻击者可以直接操作无防护或是防护力度不够的终端,获取用户隐私数据,恶意更改用户配置。
以上安全威胁中,物理安全威不在本文考虑范畴,本文主要针对伪终端威胁,构建电力终端指纹可以为终端提供唯一的身份认证方式,在有新的终端接入网络时,可以通过其指纹来对设备进行认证,如果不是经过认证的终端设备,可以选择拒绝其接入,因此构建电力终端指纹可以有效防御传统网络安全威胁。为终端建立指纹可以使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提供一种独特的认证机制,现有的终端安全策略主要为:
1)软件升级,由于电力终端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下,并且分布较为广泛且范围很大,所以现有的策略往往是通过安装升级包的方式来进行安全维护。这种软件升级方式虽然可以对病毒木马等软件攻击及时进行防御,但是由于安装软件的过程中没有对设备进行认证,所以还是无法对伪终端做出有效防御。
2)硬件安全,由于电力终端硬件升级是一个耗资巨大且缓慢的进程。并且升级硬件的过程中往往无法对伪终端进行有效判别,伪终端也会随着终端的升级而升级。
因此,以上两种安全策略都无法有效防御使用伪终端进行的攻击。本发明意在为终端设备构建指纹,电网中的合法终端都可以通过认证,而伪终端无法通过认证,从而为这种攻击方式提供防御策略。
发明内容
为了建立电力终端指纹,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功耗和EMI的电力终端指纹构建技术,这种方法可以生成设备指纹来为终端进行唯一认证。
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功耗和EMI的电力终端指纹构建方法,利用功耗和EMI信号来构建电力终端的指纹,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采集电力终端的功耗和EMI数据;
2)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3)提取样本关键特征并归一化,得到特征向量;
4)采用特征向量训练分类器,得到终端指纹。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2)具体为:将所有显著突变数据进行剔除,然后对剩下的数据进行切割处理,将数据切割成多个数据段。由于电力终端的EMI信号会受到多种影响,比如自然条件下雷击信号会使EMI信号发生显著变化,因此我们需要将数据的一些显著突变数据进行剔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64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