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NG冷能综合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37060.9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90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戴义平;陈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J3/04 | 分类号: | F25J3/04;F25D13/00;F25D19/00;F25B15/04;F01K25/10;G21C15/18;G21C15/2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鹏威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ng 综合利用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NG冷能综合利用系统,包括LNG储存中心、空分系统、核能发电系统、冷库系统及供气管网,LNG储存中心的出口端分两路设置,其中第一路与空分系统连接,第二路与核能发电系统连接;LNG储存中心中的LNG分别通过空分系统及核能发电系统换热后进入冷库系统,换热后的LNG与冷库系统的冷却工质再次换热后,通入供气管网,并通过供气管网与用气用户连接;空分系统用于获得液态CO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NG冷能综合利用系统,通过空分系统、核能发电系统及冷库系统,实现了LNG冷能的分梯度利用,避免了单一使用造成能源浪费,能量利用率高,适用性较强;采用LNG作为核能发电系统的冷却保护,安全可靠;同时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紧凑,节能环保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LNG综合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NG冷能综合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液化天然气(LNG)是常压天然气经压缩并冷却至约-162℃左右的液体,具有能量密度大、燃料热值高、清洁环保等优点,常采用高压钢瓶存储;使用时需先气化成常压天然气,该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热量;而LNG的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其本身储存有品位较高的冷能以及压力能,上述能量如果不加以回收利用,直接利用海水或者空气加热对LNG进行加热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损失,同时,会或多或少地造成环境的冷污染。
国外早有利用LNG冷能作为冷源来发电的应用,主要是直接膨胀法发电、有机朗肯循环膨胀发电及直接膨胀联合有机朗肯循环(ORC)膨胀发电的方法。考虑到国内天然气的入网压力需求以及LNG大部分需要进入天然气管网中送给用户;因此,采用LNG直接膨胀发电方式已不适用。目前,国内的LNG的冷能主要提供给空分行业,能量利用率较低,此外若只是单纯采用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的方案,在利用LNG的冷能时无法做到梯级利用,造成高品位冷能的浪费,而且大部分ORC工质都是一些低温制冷剂,或多或少存在高GWP值以及ODP值的缺点,一旦发生泄漏,对环境的影响是灾难性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LNG冷能利用的核岛自冷却保护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LNG冷能利用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NG冷能综合利用系统,包括LNG储存中心、空分系统、核能发电系统、冷库系统及供气管网,LNG储存中心的出口端分两路设置,其中第一路与空分系统连接,第二路与核能发电系统连接;LNG储存中心中的LNG分别通过空分系统及核能发电系统换热后合并进入冷库系统,换热后的LNG与冷库系统的冷却工质再次换热后,通入供气管网,并通过供气管网与用气用户连接。
进一步的,LNG储存中心包括LNG储罐、主供管路、第一支路及第二支路;LNG储罐的出口端与主供管路的一端连接,主供管路的另一端分两路设置,其中一路与第一支路的一端连接,第一支路的另一端与空分系统连接;另一路与第二支路的一端连接,第二支路的另一端与核能发电系统连接。
进一步的,LNG储存中心还包括LNG主流量控制阀及LNG应急流量控制阀,LNG主流量控制阀设置在第一支路上,LNG应急流量控制阀设置在第二支路上。
进一步的,空分系统能够获得液态CO2;空分系统包括空气源、空气预冷器、CO2分离塔、CO2储液罐及空分装置;
LNG储存中心的出口端与空气预冷器的LNG侧进口端连接,空气预冷器的LNG侧出口端与冷库系统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70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