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波形包络线的隧道岩石破裂微震S波到时拾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38091.6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68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冯夏庭;姚志宾;张广泽;牛文静;胡磊;冯涛;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李珉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波形 包络 隧道 岩石 破裂 到时 拾取 方法 | ||
1.一种基于波形包络线的隧道岩石破裂微震S波到时拾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绘制岩石破裂波形包络线;
手动精确拾取一个岩石破裂事件各通道波形的P波到时,然后拾取从P波到时采样点到波形振动结束采样点间的各幅值,绘制波形包络线;
步骤2:根据波形包络线特征确定波形类型;
根据岩石破裂波形包络线特征,将岩石破裂波形分为四类:“双峰型”、“平台—单峰型”、“凹单峰型”、“单峰型”;
所述的岩石破裂波形包络线特征为:“双峰型”波形包络线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再下降的特征;“平台—单峰型”波形包络线呈先上升后保持稳定,再上升再下降的特征;“凹单峰型”波形包络线呈先上升,存在斜率明显增大的拐点,再下降的特征;“单峰型”呈先上升,斜率基本无变化,后下降的特征;
步骤3:根据各类波形拾取S波到时的难易程度及误差大小确定拾取顺序;
在一个微震事件中,优先拾取“双峰型”及“平台—单峰型”破裂波的S波到时;当不存在上述两种波形时,优先拾取“凹单峰型”破裂波k值最小的波形的S波到时;不拾取“单峰型”破裂波的S波到时;
所述的破裂波k值,用来描述“凹单峰型”破裂波S波到时拾取的难易程度,k值取值范围为0~1;k值越小,S波到时拾取越容易,误差越小;
所述“凹单峰型”破裂波k值通过下式计算:
其中,
式中:为岩石破裂波形P波段最后一个振幅,为岩石破裂波形P波段第一个振幅,为岩石破裂波形P波段最后一个震动波峰对应的采样点,为岩石破裂波形P波段第一个波峰对应的采样点;
式中:为岩石破裂波形S波段最大振幅,为岩石破裂波形S波段第一个振幅,为岩石破裂波形S波段最大波峰对应的采样点,为岩石破裂波形S波段第一个波峰对应的采样点;
步骤4:通过岩石破裂波形包络线特征初步确定S波到时范围;
确定拾取一个微震事件中某个或某几个岩石破裂波形S波到时后,根据波形包络线变化特征,初步确定各波形的S波到时范围;
步骤5:采用基于瞬时能量变化率的STA/LTA算法精确拾取S波到时;
步骤5.1:经步骤4初步确定波形S波到时范围后,计算所述岩石破裂波形的瞬时能量变化率曲线;
步骤5.2:对计算得到的波形能量变化率曲线做STA/LTA变换得到STA/LTA曲线,STA/LTA曲线在S波到时采样点处表现出垂直起跳的特征,垂直起跳的采样点即为S波到时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波形包络线的隧道岩石破裂微震S波到时拾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根据岩石破裂波形包络线变化特征初步确定的各波形S波到时范围为:“双峰型”破裂波的S波到时点位于波形包络线下降后再上升的起始点附近;“平台—单峰型”破裂波的S波到时点位于包络线稳定后上升的起始点附近;“凹单峰型”破裂波的S波到时点位于波形包络线斜率明显增大的起始点附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波形包络线的隧道岩石破裂微震S波到时拾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1所述岩石破裂波形的瞬时能量变化率通过下式求解:
式中,ΔEi为波形的瞬时能量变化率,i为采样点编号,pi为振幅变化量,xi+1,xi均为某一个波形采样点所对应的振幅,Δt为两个波形采样点的时间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809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