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38439.1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92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溢镭;刘兆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4/62 | 分类号: | H01M4/62;H01M4/48;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猛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硅基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结构组成:
氧化亚硅颗粒;
包覆在所述氧化亚硅颗粒表面的硅酸锂/碳复合层;
所述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A)在惰性气氛下,将氧化亚硅和第一碳源的混合物加热至900~1000℃,保温3~10h后,降温得到热处理后的产物;
所述氧化亚硅和第一碳源的混合物加热至900~1000℃的加热速率为5~30℃/min;
B)将所述热处理后的产物在惰性气氛下进行球磨;
C)将所述球磨后的粉体、第二碳源和硅酸锂进行球磨混匀,在惰性气氛下,将所述混匀后的物料升温至烧结温度,在惰性气氛下进行烧结,降温、过筛和除铁后,得到硅基负极材料;
所述升温至烧结温度的速率为5~30℃/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基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基负极材料中,氧化亚硅颗粒的质量含量为80~97%,硅酸锂/碳复合层的质量含量为3~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基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亚硅的分子式为SiOx,其中0.6≤x<1.6;
所述氧化亚硅颗粒的D50为2~1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基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酸锂/碳复合层中,硅酸锂的质量含量为1~50%,碳的质量含量为50~99%;
所述硅酸锂包括质量含量为50~100%的偏硅酸锂和质量含量为0~50%的正硅酸锂。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
A)在惰性气氛下,将氧化亚硅和第一碳源的混合物加热至900~1000℃,保温3~10h后,降温得到热处理后的产物;
所述氧化亚硅和第一碳源的混合物加热至900~1000℃的加热速率为5~30℃/min;
B)将所述热处理后的产物在惰性气氛下进行球磨;
C)将所述球磨后的粉体、第二碳源和硅酸锂进行球磨混匀,在惰性气氛下,将所述混匀后的物料升温至烧结温度,在惰性气氛下进行烧结,降温、过筛和除铁后,得到硅基负极材料;
所述升温至烧结温度的速率为5~30℃/min。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形成所述惰性气氛的惰性气体包括氮气和/或氩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亚硅、第一碳源、第二碳源和硅酸锂的质量比为800~970:3~20:20~990:0.3~100;
所述第一碳源和第二碳源独立地选自沥青、酚醛树脂、葡萄糖、蔗糖、淀粉、柠檬酸、维生素C、壳聚糖、聚乙二醇、聚乙烯醇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烧结的温度为750~1000℃,所述烧结的时间为4~10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843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