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向钢中外加纳米粒子及其细化组织和强韧化钢材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39329.7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916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康磊;廖相巍;郭庆涛;尚德礼;贾吉祥;唐雪峰;于明光;康伟;彭春霖;董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6 | 分类号: | C21C7/06;C21C7/00;C21C7/1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王艳荣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加 纳米 粒子 及其 细化 组织 强韧 钢材 方法 | ||
1.一种向钢中外加纳米粒子及其细化组织和强韧化钢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纳米粒子预分散
称取氧化物纳米粒子和纯金属纳米粉,将两者混合,在真空、液氮冷却条件下的行星式球磨机进行预分散,转数控制在1000~1400rad/min,混匀时间10~14h,得到混合纳米粉剂;
(2)制备铝基中间体
采用中频感应炉加热熔化金属铝,然后将铝液置于螺旋电磁搅拌器和超声波处理器下,添加混合纳米粉剂,在螺旋电磁场和超声波共同作用下向铝液中分散混合纳米粉剂,电磁搅拌电流为200~300A,频率40~50Hz,超声波发射头浸入到铝液深度为25~35mm,输出功率0.8kW~1kW,频率为18~22Hz;熔体凝固后制得氧化物纳米粒子弥散的铝基中间体,再将铝基中间体制备成块状或粒状待用,粒度为10mm~20mm;
(3)纳米粒子添加
在RH精炼后期的脱氧合金化过程中,先采用硅、锰、铝或它们的合金对钢液进行脱氧,脱氧后钢液的T.O﹤10ppm,再通过RH装置上方的合金溜槽向钢液中加入铝基中间体,铝基中间体分3~5批次加入,在提升气体氩气作用下,钢液在RH真空室和钢包内循环流动,纳米粒子由金属铝带入到钢液中并弥散分布,在连铸生产过程中,制备出纳米粒子均匀分布的连铸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向钢中外加纳米粒子及其细化组织和强韧化钢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氧化物纳米粒子为CaO纳米粉、MgO纳米粉、Al2O3纳米粉、ZrO2纳米粉中的一种,纳米粒子的粒度介于25nm~50n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向钢中外加纳米粒子及其细化组织和强韧化钢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纯金属纳米粉为Ca纳米粉、Mg纳米粉、Al纳米粉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向钢中外加纳米粒子及其细化组织和强韧化钢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氧化物纳米粒子和纯金属纳米粉的质量配比为1:5~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向钢中外加纳米粒子及其细化组织和强韧化钢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氧化物纳米粒子在铝液中呈均匀分散状态,其体积分数占比为15%~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向钢中外加纳米粒子及其细化组织和强韧化钢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分散混合纳米粉剂时保证铝液温度≥8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向钢中外加纳米粒子及其细化组织和强韧化钢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中间体熔体凝固速度为≤0.4K/s。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向钢中外加纳米粒子及其细化组织和强韧化钢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在加入第一批铝基中间体后,提升氩气流量控制110~130Nm3/h,加完铝基中间体后,循环时间控制在8~10min。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向钢中外加纳米粒子及其细化组织和强韧化钢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氧化物纳米粒子加入量为钢液质量的0.005%~0.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932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