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寒区域隧道的装配式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39538.1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15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莫智彪;王小平;陈世凯;张瑞;刘德美;崔明亮;吴东华;代彦华;邓伟;刘凡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隧道局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08 | 分类号: | E21D11/08;E21D11/38;E21F1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寒 区域 隧道 装配式 支护 结构 施工 方法 | ||
1.一种高寒区域隧道的装配式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中,包括预先制造好拼接块后,再在高寒区域隧道内拼装形成支护结构;
其中,所述拼接块包括:位于最外侧的透水混凝土层、位于最内侧的支撑混凝土层、位于透水混凝土层和支撑混凝土层之间的保温层;所述透水混凝土层中埋设有透水管,所述透水管穿透所述保温层和支撑混凝土层后形成排水口;
所述排水口通过管道向下连通至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设置在隧道底部,其中,所述排水管通过以下方法施工得到:
通过模具浇筑得到上组块和下组块;其中,下组块具有平整的底面,下组块的顶面沿长度方向的中位线上设置有向下凹陷的下半圆槽,所述下组块顶面位于下半圆槽两侧的位置开设有螺孔,所述下半圆槽的底部等距设置有多个支撑块;上组块具有平整的顶面,上组块的底面设置有向上凹陷的上半圆槽,所述上组块上还设置有与螺孔位置相对应的通孔,所述上组块和下组块组合后,上半圆槽和下半圆槽组合形成用于放置排水管的腔道,所述上组块上还设置有向腔道内灌注混凝土的灌注孔;
在隧道底部需要设置排水管的位置铺设下组块,然后排水管放入到下半圆槽内,确保支撑块将排水管支撑起来,相邻的支撑块之间形成通过区间;
将上组块配合在下组块上方,然后将螺栓穿过通孔与螺孔配合以将上下组块固定形成一个整体组块;
通过灌注孔向腔道内部灌注混凝土,直至灌满为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寒区域隧道的装配式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中,所述拼接块还包括防水层,所述防水层设置在保温层和透水混凝土层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寒区域隧道的装配式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中,所述透水管包括沿着拼接块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透水管和沿着拼接块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二透水管,所第一透水管和第二透水管交叉互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寒区域隧道的装配式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中,所述透水管中,仅在第二透水管的较低水平位置一端设置排水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寒区域隧道的装配式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中,所述拼接块通过以下方法预先制造:
步骤一、预设透水管后,使用无砂混凝土浇筑成块状结构得到透水混凝土构件,所述透水混凝土构件的正面预埋有连接筋,且透水管凸出于透水混凝土构件的正面;
步骤二、将所述透水混凝土构件放入到成型模具中作为底层,然后在所述透水混凝土构件的正面依次铺设防水材料层和保温材料层,在铺设钢筋网片和安设拱架,最后再浇筑形成支撑混凝土层,所述连接筋将透水混凝土构件、防水材料层、保温材料层和支撑混凝土层连接成一个整体,从而得到所述拼接块;透水管凸出于拼接块的内侧形成排水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寒区域隧道的装配式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中,所述无砂混凝土中水泥、碎石和水的配比为1:4.53:0.23。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寒区域隧道的装配式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中,所述连接筋的间距20cm×2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隧道局集团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铁隧道局集团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3953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