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粗纱机棉条自动拉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40052.X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5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向杰;王广晓;刘海荣;冯广轩;张淑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宏大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3/00 | 分类号: | D01H13/00;D01H13/04 |
代理公司: | 12201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玉平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区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棉辊 分棉叉 传动轴 粗纱机 轴梁 减速电机 摆动轴 轴承座 摆臂 套筒 调节方便 拉断装置 人工干预 套筒位置 喂入棉条 运行稳定 占用空间 针刺结构 棉条筒 输出轴 拉断 棉条 自动化 加工 制造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粗纱机棉条自动拉断装置,包括设置在两个导棉辊轴梁之间的导棉辊,导棉辊的下方设有分棉叉轴,一个导棉辊轴梁上安装有减速电机,另一个导棉辊轴梁上设有轴承座,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与轴承座之间设有传动轴,传动轴上两端均设有摆臂,两个摆臂的一端与传动轴固定,另一端与一摆动轴连接;摆动轴上固定有N个与每个棉条筒位置一一对应的套筒;分棉叉轴上设有N个与N个套筒位置一一对应的分棉叉;套筒的外表面及分棉叉的根部外表面均设有针刺结构。本发明运行稳定、调节方便、可靠性高、占用空间小,实现了粗纱机喂入棉条集体自动拉断,进而提高粗纱机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干预。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安装及加工制造方便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机械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粗纱机换条筒时的拉断棉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纺织设备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条筒自动输送及自动换条筒系统,将在纺织厂得到广泛应用;现有的粗纱机换条筒时,都采用人工拉断棉条,这种断棉条方式生产效率低,用时长,操作工劳动强度大;另一方面,用工成本不断增加,该方式用工较多,也不利企业降低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的人工拉断棉条方式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靠性高、运行稳定的粗纱机棉条自动拉断装置,进而提高粗纱机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干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粗纱机棉条自动拉断装置,包括设置在两个导棉辊轴梁之间的导棉辊,所述导棉辊的下方设有分棉叉轴,其中一个导棉辊轴梁上安装有减速电机,另一个导棉辊轴梁上设有轴承座,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轴承座之间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两端均设有摆臂,两个摆臂的一端与所述传动轴固定,两个摆臂的另一端与一摆动轴连接,所述摆动轴上固定有N个与每个棉条筒位置一一对应的套筒;所述分棉叉轴上设有N个与N个套筒位置一一对应的分棉叉;所述套筒的外表面及所述分棉叉的根部外表面均设有针刺结构。
进一步讲,本发明的粗纱机棉条自动拉断装置,其中,N与所述棉条筒个数一致。
所述减速电机可正反转,从而通过传动轴带动摆臂上的摆动轴摆动。
所述棉条穿过所述分棉叉后经过导棉辊喂入粗纱机,所述摆动轴的初始位置位于向所述分棉叉喂入棉条的一侧,所述摆动轴在所述摆臂的带动下绕所述传动轴经过所述分棉叉的下方带动棉条摆动到远离所述分棉叉喂入棉条一侧的极限位置。
所述套筒外表面上的针刺结构和分棉叉根部外表面上的针刺结构是局部设置的,在位置对应的套筒和分棉叉上的针刺结构是相对布置的。
所述摆动轴从初始位置至摆动后的极限位置过程中,套筒上的针刺结构和分棉叉上的针刺结构均握持棉条。
所述减速电机通过电机支座固定在所述导棉辊轴梁上。
所述摆臂采用弧形杆,从而在狭小的空间内实现最大的摆动动程。
所述电机支座和轴承座的主体均采用由两半圆形抱合固定在相应的导棉辊轴梁上的结构形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可以实现粗纱机喂入棉条集体自动拉断,有效的提升粗纱机自动化程度,提高了粗纱机集中换条筒的效率;同时,减少了粗纱机集中换条筒时的人工干预,减小了操作工劳动强度,为实现全自动更换条筒奠定了基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粗纱机棉条自动拉断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1所示粗纱机棉条自动拉断装置摆动轴上套筒初始位置状态示意图;
图2-2是图1所示粗纱机棉条自动拉断装置拉断棉条时位置状态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所示分棉叉及其针刺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宏大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宏大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00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