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芯接头盒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40225.8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945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陈扬全;梁炜;尹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吴磊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头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单芯接头盒,用于实现对光缆的盘存,简化光缆的入户操作,以及降低单芯接头盒的制作成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单芯接头盒,所述单芯接头盒包括:第一外保护套、第二外保护套和内胆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外保护套包括第一空腔,所述第二外保护套包括第二空腔,所述第一外保护套和所述第二外保护套连接时,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用于容置所述内胆组件;所述内胆组件上设置盘存机构和卡槽,进入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的光缆通过所述盘存机构环绕在所述内胆组件上;所述光缆上包括熔接保护套管,所述熔接保护套管被容置在所述卡槽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芯接头盒。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光通信网络中使用光缆分纤盒(fiber access terminal,FAT)实现光缆入户,FAT采用预制缆入户的方式,可以快速插拔,这种FAT被广泛部署。在光缆部署时,需要根据用户距离的远近,提供不一样长度的光缆,例如目前的不同长度的光缆存在如下一系列规格:33米(m)、55m、105m、160m、350m。
在光缆入户时,由站点工程师通过估算,选用较长的光缆,以避免光缆长度不够入户连接,但是过长的光缆又需要截断,以避免光缆浪费。
目前提供一种能够与接线端子(connectorised block terminal,CBT)配合使用的单芯接头盒,该单芯接头盒内两端的光缆按照需要的长度进行截断之后,在单芯接头盒内两端的光缆的末端通过一适配器相互连接在一起。
由于这种单芯接头盒需要根据所需光缆的长度进行截断,并使用适配器连接两端的光缆,因此使得光缆的入户操作变得复杂化,且单芯接头盒内还需要使用适配器,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芯接头盒,用于实现对光缆的盘存,简化光缆的入户操作,以及降低单芯接头盒的制作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单芯接头盒,所述单芯接头盒包括:第一外保护套、第二外保护套和内胆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外保护套包括第一空腔,所述第二外保护套包括第二空腔,所述第一外保护套和所述第二外保护套连接时,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用于容置所述内胆组件;所述内胆组件上设置盘存机构和卡槽,进入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的光缆通过所述盘存机构环绕在所述内胆组件上;所述光缆上包括熔接保护套管,所述熔接保护套管被容置在所述卡槽中。在上述方案中,本申请实施例中单芯接头盒中设置有两个外保护套,两个外保护套连接在一起时可以将内胆组件容置在两个外保护套形成的空腔内,从而实现对内胆组件的防水、防尘、防破坏;内胆组件内设置有盘存机构,因此光缆通过盘存机构环绕在内胆组件上,即使光缆长度在入户时过长,也可以通过该内胆组件进行光缆的盘存,从而避免对光缆的二次加工,简化光缆的入户操作;光缆采用熔纤方式,通过熔接保护套管将熔纤后的光缆连为一体,降低单芯接头盒的制作成本,内胆组件中还设置有卡槽,因此熔接保护套管可以被容置在卡槽中,从而保证光缆不被折断,增强光缆的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盘存机构包括:导向组件和护纤组件,其中,所述导向组件用于改变所述光缆的走纤方向,使得所述光缆按照所述导向组件改变走纤方向之后进入所述护纤组件,所述光缆从所述护纤组件伸出后环绕在所述内胆组件上;所述护纤组件用于限制所述光缆脱离所述内胆组件,使得所述光缆环绕在所述内胆组件上。在上述方案中,其中,内胆组件上设置有盘存机构,该盘存机构位于内胆组件的外表面上,盘存机构是提供光缆环绕内胆组件的部件,该盘存机构可以包括导向组件和护纤组件,该导向组件是改变光缆的走纤方向的模块,光缆从第一外保护套进入第一空腔之后,该光缆需要环绕在内胆组件上,首先该光缆按照导向组件改变光缆的走纤方向,使得光缆按照导向组件改变走纤方向之后进入护纤组件,该护纤组件也可以称为护纤齿,护纤组件用于限制光缆脱离内胆组件,使得光缆环绕在内胆组件上,通过导向组件和护纤组件可以实现光缆在内胆组件上的环绕,从而实现光缆在单芯接头盒内的盘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02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磨抗扭转的硅芯管
- 下一篇:线缆油膏填充系统及其填充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