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氨噻肟酸乙酯的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40388.6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2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胡青阳;张正颂;祁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金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77/593 | 分类号: | C07D277/593 |
代理公司: | 34113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392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去甲氨噻肟酸乙酯 氯乙酰乙酸乙酯 氨噻肟酸乙酯 乙酰乙酸乙酯 双乙烯酮 羟亚氨基 合成 合成氨 反应速度快 反应合成 合成步骤 连续反应 氯化反应 设备成本 生产效率 危险物料 有机合成 原料成本 氯化 醇解 硫脲 酸乙 烃化 噻肟 肟化 生产成本 复制 | ||
1.一种氨噻肟酸乙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双乙烯酮经氯化、醇解合成4-氯乙酰乙酸乙酯
a1.采用上述装置,将双乙烯酮和二氯甲烷按体积比为1:1~2组成混合液,混合液从玻璃抽气管上方入口加入,控制速度为5~15 mL/min,按双乙烯酮:氯气的摩尔比为1:0.95~1从玻璃抽气管侧面入口加入氯气,氯气的速度为2~6 g/min;
a2. 从直型真空接受管的侧面入口以2~7 mL/min的速度加入无水乙醇,控制双乙烯酮:无水乙醇的摩尔比为1:1.2~1.3,蛇形冷凝管用水冷却,控制反应温度50~70℃,反应过程进行2~5 h后得到粗产品;
a3. 对粗产品进行减压精馏,控制压力1~3 mmHg、塔顶温度45~60℃,即可得到含量≥99.5%的4-氯乙酰乙酸乙酯纯品;
b、4-氯乙酰乙酸乙酯经肟化合成4-氯-2-羟亚氨基乙酰乙酸乙酯
将4-氯乙酰乙酸乙酯、乙酸与二氯甲烷混合,边搅拌边抽真空至60-70 KPa,利用二氯甲烷的气化使瓶内温度逐渐降低直至-5℃,随后滴加亚硝酸钠饱和水溶液进行肟化反应,同时保持真空度并持续补充二氯甲烷,滴加过程中温度保持在-5~0℃,滴加完毕后继续维持在该温度继续搅拌3 h,得到4-氯-2-羟亚氨基乙酰乙酸乙酯粗产物;控制4-氯乙酰乙酸乙酯、亚硝酸钠和乙酸的摩尔比为1:1.25:2.5~3,4-氯乙酰乙酸乙酯与二氯甲烷的体积比为1:2~3;
c、4-氯-2-羟亚氨基乙酰乙酸乙酯与硫脲反应合成去甲氨噻肟酸乙酯
将硫脲和水按质量比1:1.5在烧瓶中混合,向烧瓶中滴加步骤b所得粗产物4-氯-2-羟亚氨基乙酰乙酸乙酯,滴加过程中用维持温度≤20℃,4-氯乙酰乙酸乙酯与硫脲的摩尔比为1:1~1.2,滴加完毕后20~25℃继续反应4 h,随后滴加饱和碳酸钠溶液将pH调节至5.0~6.0,继续搅拌15 min,抽滤得黄色固体去甲氨噻肟酸乙酯;
d、去甲氨噻肟酸乙酯经烃化合成氨噻肟酸乙酯
将去甲氨噻肟酸乙酯、丙酮和四丁基溴化铵在烧瓶中混合,冷浴维持0℃,滴加40%氢氧化钠水溶液,继续搅拌1小时,滴加硫酸二甲酯和丙酮的混合物,控制去甲氨噻肟酸乙酯、氢氧化钠、硫酸二甲酯、四丁基溴化铵的摩尔比为1:1~1.1:1.25:0.05~0.1,丙酮的总使用量为 1250~1500 mL/mol甲氨噻肟酸乙酯;滴加时温度不超过0℃,滴加完成后继续搅拌1 h,升温至35~40℃反应3~5 h,反应液倒入水中,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机相蒸干得黄色固体氨噻肟酸乙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氨噻肟酸乙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亚硝酸钠还可为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的混合物、亚硝酰氯、有机亚硝酸酯、亚硝酰溴、亚硝基硫酸等含有亚硝基的物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氨噻肟酸乙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a1-a3步骤采用以下装置:包括三口烧瓶、蛇形冷凝管、直型真空接受管、玻璃抽气管,其中在三口烧瓶的中间入口上方依次垂直连接蛇形冷凝管、直型真空接受管、玻璃抽气管,三口烧瓶的两个侧口一个与抽气装置相连,另一个接温度计,玻璃抽气管的出料管的长度为100-3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金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金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038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