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强电磁脉冲环境下的信号测量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40402.2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2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陈昕;王萌;龙武;杜哲;郭云鹤;杨欣;史松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B10/25 | 分类号: | H04B10/25;H04J3/02;H04B17/3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11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电磁 脉冲 环境 信号 测量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强电磁脉冲环境下的信号测量方法及系统,包括:信号合成步骤:将多路被测信号整理、合并为归一化的单路信号,记为合成后的单路信号;信号转换步骤:将合成后的单路信号进行形式转换,获得转换后的信号;可靠传输步骤:将转换后的信号在强电磁脉冲环境下进行可靠传输;信号复原步骤:通过可靠传输后接收到的信号复原成多路被测信号。本发明能够在保证被采信号的物理分布、信号特性的条件下在强电磁脉冲环境下有效并可靠地传输,完成信号的测量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号测量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强电磁脉冲环境下的信号测量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测量是科学的基础,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号的测量的关键性与日俱增。目前常规的信号测量技术已经日臻完善。在工业4.0和5G技术的推动下,大批量泛在设备的信号采集技术已经有了显著的飞跃。然而除信号的数量和分布外,产生信号的特殊环境条件也是限制信号测量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特殊环境条件下所采集到的信号往往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技术飞速发展。万物互联成为了目前以及未来的大趋势。相较于传统互联网,物联网将要实现其泛在的互联模式,即人、机、物都能够作为网络节点相互连接,并且其连接不受时间、地点、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统一的整体。
5G是5th Generation的简称,即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较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5G网络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理论上可达4G的数百倍。5G网络响应时间更短,终端容纳数量更高。5G是物联网技术的重要载体。
然而,在强电磁脉冲环境下,传统的信号测量方式将受到严重干扰。传统的无线电信号传输方式,包括蜂窝移动通信网络(1G~5G)、集群通信系统、WIFI等以及有线工作方式,包括同轴电缆、网线、差分线等信号传输和测量系统都不能够正常工作。
强电磁脉冲环境一般产生于大型爆炸、核辐射、剧烈天体辐射等极端环境条件下。此时所采集到的信号对被测终端状态的测量以及相应科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专利文献CN105072642B(申请号:201510466713.1)公开了一种信号测量方法,在第一卡占用射频资源期间的空闲时段内,获取第二卡的属性;根据卡的属性和网络信号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二卡的属性对应的网络信号;测量所述网络信号的信号参数。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强电磁脉冲环境下的信号测量方法及系统。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强电磁脉冲环境下的信号测量方法,包括
信号合成步骤:将多路被测信号整理、合并为归一化的单路信号,记为合成后的单路信号;
信号转换步骤:将合成后的单路信号进行形式转换,获得转换后的信号;
可靠传输步骤:将转换后的信号在强电磁脉冲环境下进行可靠传输;
信号复原步骤:通过可靠传输后接收到的信号复原成多路被测信号。
优选地,所述信号合成步骤包括:在保证被测信号频率特性的条件下对被测信号进行幅度上的归一化并统一采样,再按照预设的帧结构或通信协议格式,对多路信号进行时分复用方式整理成单路信号。
优选地,所述信号转换步骤包括:采用预设的转换设备将电信号转换为适用于强电磁脉冲下传输的信号。
优选地,所述可靠传输步骤包括:将转换后的信号采用预设的传输媒介,在综合考虑到包括地形、天气、地质的因素制约下进行布设,保证传输信号的信干噪比。
优选地,所述信号复原步骤包括:信号通过了强电磁脉冲环境后,通过预设的转换设备从传输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再通过预设的转换协议和帧格式将电信号恢复为多路被测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04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