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铅酸蓄电池热失控控制、评价与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40656.4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975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薛奎网;卢珊珊;杨宝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12 | 分类号: | H01M10/12;H01M10/42;H01M10/44 |
代理公司: | 常州唯思百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5 | 代理人: | 周颖洁 |
地址: | 2255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失控 控制 评价 修复 方法 | ||
1.一种铅酸蓄电池热失控控制、评价与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对常规铅酸蓄电池进行热失控控制改进,包括正负极活性物质配比为1.3-1.6,注酸量为11ml/Ah-16ml/Ah,正、负极板间距为1.0-1.3倍负极板厚度;
2)将热失控控制设计的蓄电池在25℃±2℃条件下,恒压充电至电流值小于0.01C10 A,保持2h-3h,停止充电;
3)将充电结束的蓄电池静置1h~24h后,在25℃±5℃环境中开始放电,放电开始前后应测量蓄电池的端电压,放电期间应测量放电电流、蓄电池的端电压及室温,测量时间间隔为1h,在放电末期应随时测量,以便准确地确定蓄电池终止电压1.80V/单体的时间,以此筛选出容量合格的电池;
4)将容量合格的电池,按步骤2)充足电后,在25℃±5℃环境中,以恒压2.45V±0.1V/单体,不限流连续充电168h;
5)不限流连续充电168h充电过程中,每隔1h记录一次充电电流值和蓄电池表面端子部位的温度值,充电电流是否引起热失控现象的评定见步骤6),蓄电池表面端子部位温度是否引起热失控现象的评定见步骤7);
6)如出现在任一24h之内的电流增长率△I大于50%时,应先排除设备异常波动,如设备有异常,应进行修正,若修正后增长率△I仍大于50%,则按充电电流的变化差值进行评定,若电流的变化差值大于0.002C10 A ,可评定为存在热失控的现象,见步骤8);若不是设备异常引起的波动,电流增长率△I仍大于50%,则按充电电流的变化差值进行评定,若电流的变化差值大于0.002C10 A ,可评定为存在热失控的现象,见步骤8);
7)若步骤4)充电过程中,所记录的蓄电池表面端子部位温度连续出现2次大于60℃,则认为蓄电池存在热失控的现象,见步骤8);
8)对存在热失控现象的蓄电池进行修复,包括下列步骤:
a)将存在热失控现象的电池在25℃±5℃环境中加入适量硫酸,再以I10A进行深度放电至终止电压1.20V/单体;
b)将步骤a)的电池以恒压2.35V/单体,限流2I10A,连续充电 24小时;
c)将步骤b)中的电池静置5h,再以0.01C10A充电3h后,抽掉电池内的游离酸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酸蓄电池热失控控制、评价与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测得电流波动不得超过规定值的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酸蓄电池热失控控制、评价与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恒压充电是指以每单体2.35V±0.01V,限流3I10A进行充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酸蓄电池热失控控制、评价与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的修正是取异常点及异常点前2个h的点,共连续3个h点的充电电流的平均值代替异常点的电流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酸蓄电池热失控控制、评价与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加入的硫酸密度为1.3g/cm3-1.33g/cm3,加入量为0.5ml/A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065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铅酸蓄电池加工维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铅酸蓄电池铸焊输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