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良型数控精密插齿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41044.7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54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怀山;宋小波;王灼亮;刘彤;马健;陶华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康田齿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F5/12 | 分类号: | B23F5/12;B23F23/00;B23Q5/027;B23Q11/00;B23Q11/10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何君苹 |
地址: | 4014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良 数控 精密 插齿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良型数控精密插齿机,具体涉及插齿机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端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底座的上方位于支撑架的内侧安装有第一防护壳,所述第一防护壳的底端与底座的顶部之间连接有转动轴,所述第一防护壳的顶部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中部插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端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本发明在使用时,齿胚和插齿刀能够同时进行反向运动,相比插齿刀单独运动加工,提高了插齿刀对齿胚的加工效率,且当齿胚的外表面加工部分加工完成后,能够有效且稳定的带动齿胚进行转动,方便转至下一加工工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插齿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精良型数控精密插齿机。
背景技术
数控插齿机是采用先进的数控系统及伺服电机控制圆周、径向进给的仪器,最适用于汽车、摩托车、机床、齿轮专业厂大批量粗、精加工,尤其适用内、外圆柱齿轮、双联、多联齿轮、扇形齿轮、间断齿轮以及锥度在±30°内的预置修形量的修形齿轮。
现有的数控插齿机在实际使用时,一般使齿胚进行固定,进而通过插齿刀进行上下移动进行磨削加工,使得加工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精良型数控精密插齿机,在使用时,齿胚和插齿刀能够同时进行反向运动,相比插齿刀单独运动加工,提高了插齿刀对齿胚的加工效率,且当齿胚的外表面加工部分加工完成后,能够有效且稳定的带动齿胚进行转动,方便转至下一加工工位,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精良型数控精密插齿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端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底座的上方位于支撑架的内侧安装有第一防护壳,所述第一防护壳的底端与底座的顶部之间连接有转动轴,所述第一防护壳的顶部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中部插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端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
所述第一防护壳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防护壳的顶部插设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底部与第一转盘的外壁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与第一伸缩杆和第一转盘之间均通过固定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防护壳的外壁对应第一转盘的外侧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伸缩杆的顶端位于工作台的上方连接有齿胚,所述工作台的顶端边缘处连接有防护板,所述齿胚的顶部一侧设置有插齿刀,所述插齿刀的顶端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顶部连接在第二防护壳的内部,所述第二防护壳的内部位于第二伸缩杆的上方安装有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的外壁与第二伸缩杆的顶端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与第二转盘和第二伸缩杆之间均通过固定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防护壳的外壁对应第二转盘的外侧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且第二防护壳的顶端设置有滚珠环,所述滚珠环的中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位于防护板的外壁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滚珠环的顶端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中部插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固定连接在防护板的内壁;
所述防护板的外侧壁安装有PLC控制器,所述工作台的上方位于插齿刀的一侧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通过水管连接在第一水泵的进水端,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端通过水管连接有喷头,所述喷头设置在插齿刀与齿胚的加工处上方,所述工作台的中部靠近插齿刀与齿胚的加工处下方设置有倾斜板,所述倾斜板的下方设置有集渣机构,所述集渣机构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下方的翻转板,所述翻转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的底端通过轴杆连接有第三伺服电机,所述翻转板的两侧对称安装有集渣壳,所述集渣壳的外壁靠近翻转板的一侧设置有卡块,且集渣壳的内壁安装有滤网,所述集渣壳的底部外壁均设置有拧阀,所述拧阀通过水管连接在第二水泵的进水端,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水管,水管的一端插设在水箱的内部。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轴的顶端与第一防护壳的外壁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所述底座的顶部对应转动轴的底端外部位置处安装有第一轴承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康田齿轮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康田齿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10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