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叶蜡石负载纳米ZnO复合抗紫外剂及其制备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41569.0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7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汪灵;董秋冶;刘菁;梁唯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9/02 | 分类号: | C01G9/02;C01B33/40;B82Y30/00;A61K8/27;A61K8/26;A61Q17/04;D06M11/44;D06M11/7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5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叶蜡石 负载 纳米 zno 复合 紫外 及其 制备 技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叶蜡石负载纳米ZnO复合抗紫外剂及其制备技术,以天然片状矿物叶蜡石为载体矿物原料,采用直接沉淀法,第1是按质量比4:1称取六水硝酸锌和叶蜡石矿物原料粉末,在蒸馏水中搅拌混合得到六水硝酸锌‑叶蜡石混合液体;第2按六水硝酸锌和碳酸钠摩尔比1:1.5~3.5称取碳酸钠,溶于蒸馏水后加入前混合液体中,搅拌得到前驱体碳酸锌‑叶蜡石混合液体;第3是离心洗涤去除混合液体中杂质,得到前驱体碳酸锌‑叶蜡石混合物;第4是烘干混合物,温度105℃,时间3h~6h;第5是焙烧前烘干物料,升温速率10℃~15℃/min,焙烧温度350℃~550℃,保温1h~3h,即得到叶蜡石负载纳米ZnO复合抗紫外剂。效果明显,安全性好,工艺简单,推广应用容易,用途广泛,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叶蜡石负载纳米ZnO复合抗紫外剂及其制备技术,采用直接沉淀法法使 纳米ZnO包覆在天然片状矿物叶蜡石表面,得到叶蜡石负载纳米ZnO复合抗紫外剂,适用 于抗紫外材料或紫外屏蔽材料领域。
2、背景技术
2.1紫外线概念
紫外线(Ultraviolet,简称UV)是一种波长为200nm~400nm的电磁波。太阳光中的紫外 线,根据波长的不同可分为长波紫外线UVA(320~400nm)、中波紫外线UVB(280~320nm) 和短波紫外线UVC(200~280nm)三个区段。适当的阳光照射可以提高机体细胞含氧量,降 低血糖和胆固醇含量,增强人体活力。但过度久晒暴晒,就容易诱发和加重多种皮肤病,如 晒斑、雀斑、座疮等,严重时还会损害机体内脏器官。现将紫外线各区段的基本特点整理如 表1所示。
表1紫外线的分类及特点
短波紫外线UVC被臭氧层吸收,达不到地面,对人体无作用。中波紫外线UVB的能量最高,极大部分被皮肤真皮吸收,引起真皮血管扩张,呈红肿、水泡等症状。如果长久受到UVB 照射会导致皮肤出现红斑、炎症、皮肤老化,严重的会引起皮肤癌。由于日常生活中,肌肤 接触到的紫外线95%以上为UVA,其穿透力强,会引起皮肤光致老化,导致皮肤癌,近年来 UVA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紫外线不仅对人的身体产生危害,其对涂料、塑料、油墨及其他高分子材料也有一定的 损害和老化作用,使高分子材料产生失光、褪色、黄变、开裂、脱皮、脆化、粉化、强度降低及分层等现象。即使是室内的光及通过玻璃窗透射的太阳光也都会使一些材料老化。
由此可见,紫外线对人们身体健康和高分子材料等都有不可忽视的危害作用,因此抗紫 外剂或紫外屏蔽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2紫外屏蔽材料的研究与技术现状
自从紫外线的危害被人类发现以来,人们开始采取一定的手段来屏蔽紫外线。用于人体 皮肤保护的紫外屏蔽材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抗紫外纺织品,包括防晒衣、防晒帽、防晒手 套以及防晒伞等等。一类是抗紫外涂剂,主要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防晒护肤品或化妆品,它 是利用抗紫外防晒剂(有机或无机)相互配合或是与其他成分进行复配,制成膏状或液态半 液态制品。用于高分子材料保护的紫外屏蔽材料主要是具有紫外屏蔽功能的填料,但这方面 的研究还比较薄弱。
护肤品或化妆品中的抗紫外剂是指能有效地吸收或散射太阳辐射,可以减低对皮肤伤害 的物质,它可以有效地吸收或散射太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UVA)和中波紫外线(UVB)。按 其防护作用机理可分为物理防晒剂和化学防晒剂,通常又分别称之为无机防晒剂和有机防晒 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15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侵入式电力负荷辨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弹性压接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