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称重及胎压检测功能的单轨轨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42001.0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21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叶亚光;都武;刘琳峰;柳征;立亚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9/04 | 分类号: | G01G19/04;G01L17/00;E01B25/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刘振龙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称重 检测 功能 单轨 轨道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称重及胎压检测功能的单轨轨道结构,包括应轨道以及控制单元,在轨道的顶面设置车体称重组件,在轨道的侧面设有胎压检测组件,车体称重组件与走行轮接触称重,胎压检测组件与导向轮及稳定轮接触检测胎压;车体称重组件设置4个且均单独连接于控制单元,胎压检测组件设置12个且均单独连接于控制单元;车体称重组件发出的重量信号及胎压检测组件发出的胎压信号通过变送器放大后传递至控制单元处理后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提醒。采用上述结构及控制后,解决了单轨车辆调平过程中不精确、效率低的问题,同时既能检测走行轮的轮重,进行调平,又能检测稳定轮和导向轮的胎压,减少车轮偏磨,提高行驶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单轨车辆称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称重及胎压检测功能的单轨轨道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跨座式单轨列车因其成本较低、编组灵活、乘坐舒适度较高、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保证列车在超高条件、扭转条件下运行的稳定性,进一步满足乘客需求,必须对列车进行调平,保证其水平度。其常用的方法为在转向架处添加垫片,以消除列车转向架之间的高度差。但是,目前国内外对跨座式列车整车调平称重的设备较为缺乏,而大多采用量具进行测量,无法得到较为准确的数据,且需反复调试,效率较低;而在对于导向轮以及稳定轮需要有特定的胎压才能达到最好的行驶效果,目前对于胎压的检测均通过胎压检测仪进行,与称重分开进行,降低了检测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在线称重与胎压检测且数据较为精确的具有称重及胎压检测功能的单轨轨道结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称重及胎压检测功能的单轨轨道结构,包括应用于单轨车辆的轨道以及控制单元,在所述的轨道的顶面设置车体称重组件,在所述的轨道的侧面设有胎压检测组件,所述的车体称重组件与单轨车辆的走行轮接触并用于对单轨车辆称重,所述的胎压检测组件与单轨车辆的导向轮及稳定轮接触并用于检测导向轮及稳定轮的胎压;所述的车体称重组件设置4个且均单独连接于控制单元,所述的胎压检测组件设置12个且均单独连接于控制单元;所述的车体称重组件发出的重量信号及胎压检测组件发出的胎压信号通过变送器放大后传递至控制单元处理后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提醒。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车体称重组件与胎压检测组件结构相同,均包括设置在轨道内部的支撑框架、设置于支撑框架上的称台、位于称台内部的载荷传感器以及位于载荷传感器顶部的承载板。
进一步具体的,每个所述的车体称重组件与胎压检测组件内的载荷传感器至少两个且并排平行设置。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称台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以及位于两个侧板之间的底板,在所述的底板上开设定位槽,在所述的定位槽内开设螺钉孔,所述的载荷传感器设置在定位槽内并通过螺钉与螺钉孔配合固定载荷传感器。
进一步具体的,4个所述的车体称重组件分为两组分别对应单轨车辆的两个转向架,在任意一组的车体称重组件外侧设置用于防止单轨车辆溜车的止挡组件。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止挡组件为挡板,所述的挡板通过螺栓固定于轨道上。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止挡组件包括设置于轨道内部的液压缸、设置于液压缸轴部的挡板,在所述的轨道顶面上开设止挡升降口,所述的液压缸驱动挡板穿过止挡升降口在轨道顶面对单轨车辆形成止挡。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止挡组件包括设置在轨道内部的转动轴、可围绕转动轴转动的挡板以及驱动挡板转动的液压缸,在所述的轨道顶面上开设止挡升降口,所述的挡板在止挡升降口处旋转。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挡板侧面横截面呈三角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中铁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20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