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大功率脉冲电晕放电等离子体电源的一种新型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42090.9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5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陈鹏;施小东;施秦峰;祝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维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9/04 | 分类号: | H02M9/04;H03K3/57;H05H1/24;H05K7/20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姚宇吉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大 功率 脉冲 电晕 放电 等离子体 电源 一种 新型 电路 | ||
1.超大功率脉冲电晕放电等离子体电源的一种新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极管整流器、高频充电回路、纳秒级脉冲发生电路和反向偏置电源能量回收电路;
所述二极管整流器用于产生稳定的直流供电电压;
所述高频充电回路上还串联有储能电容器Cc1、储能电容器Cc2、储能电容器Cc3、和储能电容器Cc4,且高频充电回路用于为储能电容器Cc1、储能电容器Cc2、储能电容器Cc3、和储能电容器Cc4进行充电;
所述纳秒级脉冲发生电路用于压缩脉冲宽度,所述纳秒级脉冲发生电路上还模块化串联有放电开关S1、放电开关S2、放电开关S3和放电开关S4,其中,高频充电电源工作在定脉宽变频率控制模式下,通过调节低压放电开关S1、放电开关S2、放电开关S3和放电开关S4的逆变频率可以实现不同的充电电压,充电电压决定了整个电源对负载的放电电压;
所述反向偏置电源能量回收电路由直流电源E和并联在直流电源E上大电容Ce组成,且反向偏置电源能量回收电路串联在纳秒级脉冲发生电路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功率脉冲电晕放电等离子体电源的一种新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开关S1、放电开关S2、放电开关S3和放电开关S4均采用4500V/3000A等级的压接型IGBT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功率脉冲电晕放电等离子体电源的一种新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秒级脉冲发生电路还包括续流二极管D1、续流二极管D2、续流二极管D3和续流二极管D4;
所述续流二极管D1、续流二极管D2、续流二极管D3和续流二极管D4分别连接在放电开关S1、放电开关S2、放电开关S3和放电开关S4的模块化电路中,且续流二极管D1、续流二极管D2、续流二极管D3和续流二极管D4采用压接线二极管器件,从而大大方便了高压组件的冷却散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功率脉冲电晕放电等离子体电源的一种新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续流二极管D1、续流二极管D2、续流二极管D3和续流二极管D4连接在放电开关S1、放电开关S2、放电开关S3和放电开关S4的模块化电路中,即使放电开关S1、放电开关S2、放电开关S3和放电开关S4不能同时触发导通,放电开关放电开关S1、放电开关S2、放电开关S3和放电开关S4也不会过压,因为脉冲电流会从对应反并联的二极管内流过,从而对放电开关压接型IGBT器件起到了旁路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功率脉冲电晕放电等离子体电源的一种新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开关S1、放电开关S2、放电开关S3和放电开关S4四个压接型IGBT器件依次堆叠,且四个所述压接型IGBT器件之间设有水冷散热器,四个所述压接型IGBT器件的顶部和底部均还设有水冷散热器,其中,多个水冷散热器和压接型IGBT器件之间通过绝缘拉杆压装,所述水冷散热器上还连接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功率脉冲电晕放电等离子体电源的一种新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充电回路中还包括电容Cm1、电容Cm2、电容Cm3和电容Cm4;
所述电容Cm1、电容Cm2、电容Cm3和电容Cm4分别连接在放电开关S1、放电开关S2、放电开关S3和放电开关S4的模块化电路中四个模块化电路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功率脉冲电晕放电等离子体电源的一种新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开关S1、放电开关S2、放电开关S3和放电开关S4承受的最大电压为电容Cm1、电容Cm2、电容Cm3和电容Cm4的电压,从而可以通过电容Cm1、电容Cm2、电容Cm3和电容Cm4电压均衡控制实现对放电开关S1、放电开关S2、放电开关S3和放电开关S4的电压进行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功率脉冲电晕放电等离子体电源的一种新型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箱、油管、抽冷机和冷却散热器;
所述油箱通过油管与抽冷机连通,且抽冷机通过油管与冷区处理仓连通,其中,冷却散热器还通过油管与油箱连通,其中油箱和冷却散热器之间通过油管连接成循环冷却处理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维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维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209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